近日,在和煦春色中,中新社记者探访了位于台湾中部的彰化县二水乡八堡圳。 因为降雨量偏少,台湾目前正遭遇持续缺水危机。台湾当局“水利署”供水情势预警显示,台中市以及彰化县北部处于水情稍紧状态。 但是,有近300年历史的八堡圳运行良好,浊水溪的水流奔腾进水门,入圳道,震撼异常。 彰化县二水乡吴姓村民告诉中新社...
历史知识> 八堡圳 又名浊水圳、施厝圳。清台湾灌溉工程。康熙五十八年(1719),凤山(今高雄)贡生施世榜等人于浊水溪凿建第一圳,灌溉东螺、西螺等八堡农田。两年后又陆续并入十五庄圳等灌区。圳主由施氏后人世袭管理。光绪二十四年(1898),圳被洪水冲毁,经地方政府修复后归为公有。
中评社彰化2月19日电(记者 方敬为)彰化县八堡圳是自清代建造并使用迄今的农业灌溉设施,县政府推动历史文化传承及观光发展,除了每年在圳内举办“跑水节”,也持续完善水圳周边观光建设,中国国民党籍县长王惠美今天宣布,将投入新台币2400万元,打造1.3公里“八堡一圳水岸自行车廊道”,希望透过水岸廊道整体设施改善,提升观...
参考答案: 八堡圳,位于的彰化县,最早建于1719年,是最古老的埤圳之一。由于该圳是由施世榜筹款所建,故原名「施厝圳」,又因取浊水溪之水灌溉八堡农田,所以也叫做「浊水圳」或「八堡圳」。一般将八堡圳与台南县的通埒圳和新竹县的隆恩圳,一起并称为三大古老埤圳。 复制 纠错...
八堡圳(施厝圳) 彰化平原在漢人尚未墾殖以前, 住著二個平埔族群, 那就是乏福郎族(Favorlang) 及洪雅族(Hoanya)。 他們的農業生產採用輪耕休田制。 後漢人入侵墾殖後仍以平埔族的輪耕休田、 陸稻耕作的農業經營方法。 從一七一○年至一七三五年在此二十五年間, 彰化的耕地增加了一萬一千餘甲的...
八堡圳公园内设有古老的打水设施、龙骨水车等,展现当地水利发展史。这里还设有自行车道,您可以沿途欣赏园内美景。 景点附近 美食 景点 购物 台中市第四信用合作社 4.5 分 55条点评 ¥55/人 面包甜点 "下午茶好去处,招牌冰淇淋,珍珠奶茶和乳酪蛋糕深受欢迎。" 直线距离37.6km 岚肉燥专卖店 4.8 分 5条点评 ...
身為彰化人,八堡圳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地方,它是建於清康熙年,也是台灣最古 老的三大埤圳之ㄧ,然而,又有多少人清楚地知道它到底在那呢?它就位在南彰 化的二水鄉,但是,很多彰化人都容易把「二林」與「二水」混淆,更不用說異 鄉人了! 秉持著「汝為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事」的精神,開始尋求這方面的資料,透過...
濁水溪對中部的 農業有重要的影響,其中以八堡圳為中部最重要的的埤圳,接下來繼續看看 八堡圳的詳細介紹。 貳.正文 濁水溪是位於臺灣中部的一條河流。濁水溪名字是日本人所取,因其溪 水挾帶大量泥沙,長年混濁,因而得名。濁水溪的發源是玉山的佐久間鞍部, 源頭高2800公尺。由霧社溪、塔羅灣溪和萬大溪匯流後,即...
台湾的八堡圳和曹公圳都是清代兴修的著名水利工程.八堡圳位于今彰化县西南,康熙时由施世榜筹款兴建,今灌溉面积为24,926公顷(373890亩),为台中地区第一大圳.曹公圳创自清道光年间,由凤山县(今高雄县)知县曹谨倡导并主持兴建,今灌溉面积为12,400公顷(186000亩),其中灌溉双季作物农田3,900公顷,单季作物农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