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处分类型界分“政务处分”一词产生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2018年3月20日实施的《监察法》明确公职人员范围的同时,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政务处分”的适用。《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正式为明确和规范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的活动而...
对于具有党员身份的公职人员,因为既属于党纪处分对象,也属于政务处分对象,就有可能同时被给予党纪和政务双重处分。 3 适用依据不同 党纪处分主要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而政务处分主要依据《中华...
政务处分是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的惩戒。党纪处分是党员违反党的纪律,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
根据党纪处分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二款、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四十九条第二款规定,不同于受到刑事责任追究的情形,党员以及监察对象受到行政处罚的,还需要结合违法行为性质和情节,判断应否应追究党纪政务责任。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行政拘留、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对其中通过行政处罚就能达到惩戒...
行政处分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隶属关系给予有违法失职行为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一种惩戒措施。党纪处分是指党组织对违反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党员给予的纪律处分,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 “政务处分”与以往“行政处分”的区别
党纪处分和政务处分在手段上有所不同。党纪处分主要采用党内教育方式,通过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等手段,敦促党员自我纠错,维护党的团结和纯洁。政务处分则主要采用行政处罚方式,如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措施。依据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戒,保障行政机构的廉洁自律。在...
党纪处分,是纪委或党委对违纪的党员做出的处分。行政处分,是机关单位内部对内部职员做出的处分。
党员依法受到刑事责任追究的,党组织应当根据司法机关的生效判决、裁定、决定及其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党纪处分,是公职人员的由监察机关给予相应政务处分。 党员依法受到政务处分、行政处罚,应当追究党纪责任的,党组织可以根据生效的政务处分、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经核实后依照规定给予党...
党纪处分是指党组织对违反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党员给予的纪律处分,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 “政务处分”与以往“行政处分”的区别 政务处分与行政处分的区别 从主体看,作出政务处分的主体为各级监察机关;作出行政处分的主体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监察机关。
党纪处分严重党章规定,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党员违反党的纪律,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就应当依照规定受到纪律处分,这就是党纪处分。政务处分主要是指监察机关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有违法行为应当承担责任的公职人员进行的惩戒措施。党纪处分与政务处分,体现了党内监督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