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转折: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军队建设 从临战准备状态转到和平时期建设轨道,是人民军队第二次转折的指导思想。这次转折,确立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就是要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军队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蒋乾麟介绍,这一阶段,人民军队先后裁军150万,这是新时...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坚持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中央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实行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实行支部建在连上。这些新型军事领导制度,把军队牢牢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改变军权私有的军事制度,实...
在党领导军队的一整套制度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居于统领地位。必须坚决贯彻军委主席负责中央军委全面工作、领导指挥全国武装力量、决定国防和军队建设一切重大问题的要求,落实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领域全过程。
“人民军队党缔造,成长壮大党培养。”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在血雨腥风中奋起战斗,在硝烟烈火中发展壮大,在艰难险阻中砥砺前行,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战胜了国内外强大敌人,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为实现党在...
在古田会议纪念馆,珍藏了一套1929年的红军军服。当年,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与会代表正是身着这套军服,参加日后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这也是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套正规的军服,军服设计由毛泽东亲自审定。 统一服装,只是毛泽东重整红四军的第...
铭记历史 | 古田会议——党和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近日,为进一步丰富“四史”学习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天津一中院借助平津战役纪念馆红色资源,组织开展“古田会议——党和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主题展览,教育引导广大干警传承古田会议精神,牢记使命担当。 此次展览由历史背景、建党建军的光辉里程碑、建党建军的纲领性...
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开端,它在人民军队的建军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通过在部队中建立党的组织和党代表制度,毛泽东实现了“党指挥枪”的原则,使部队成为党的忠实武器和工具。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保证了...
二、军队和国防建设 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要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军队的诞生。八一南昌起义时及以后一段时间内由于中国共产党仍高举国民党左派旗帜,因而南昌起义部队仍称为中国国民革命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称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
习近平主席指出:“对我军来说,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最根本的是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全面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加强军队党的政治建设历史经验,有利于提高新时代军队党的政治建设质量,进一步推进服务备战打仗与确保军队有效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 政治建军是党领导人民军队的独特政治优势。94年来,通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从根本上...
纵观历史,军队最大的管理窠臼,就是兵为将有,最后形成军阀,效忠军头,而不是国家。国家是个认同的抽象概念,宗教的原料是理念,党政军一体化,建立不被将领所拥有的军队,把党支部建立到连队上,让党的生活多于将领,受谁引导影响,就跟随谁。我党的军队本质上不是军队,而是流动的政府,围绕党中央,建立系统,即便打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