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国,即党和国家,通常指解放前的中国国民党及其统治下的中华民国,即抗战时期经常出现的“党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党国效力”等口号内的党国,单从字面来了解,党就是国,国就是党,爱党才叫爱国,爱国必须爱党。它体现的国家的一党专政。此名词是民国时期的一个特定称谓。 查看百科 注:百科释义来自于百度百科,...
从字面意思来看,党国指的是党和国家相辅相成,相互相依,缺一不可,国就是党,党就是国,爱党才能爱国,爱国必须爱党。这种理念贯穿国民党的政治体制,它体现了国民党以党专政的性质,国民党上上下下都奉行一个标准,那就是效忠党国,党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翻开历史书籍,仔细分析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党国概念,发现...
党国,男,藏族,1962年8月生,青海化隆人,198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曾任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人物履历 1980.08-1984.04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畜牧科干部 1984.04-1985.08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建设乡副乡长 1985.08-1988.08 青海省委党校民干...
关于谁最先把中华民国叫做“党国”,现在已经没法确切知道了,但很可能是蒋介石、汪精卫这些人开始叫的,他们这么做完全误解了孙中山先生的初衷。孙中山原本的想法是,党和国得分开来,党呢,就是给国家打工的。他提出的“党—国”这套理论,说白了就是三块:先立党来救国,再用党来建国,最后用党来治国。这三...
总的来说,国民党之所以自称为党国,是因为其自身彻底丧失了革命精神,整体右转,党内民主丧失,少数人控制着党权以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实际上成为“党员治国”与“个人治国”。将政党凌驾于国家、政府、人民之上,以党治国、一党专政,藐视政府、剥夺或蔑视民众政治权利,最终失去民心,“天下叛之”。因此,我们要吸取...
谁第一个把中华民国称呼为“党国”,应该已经不可考了,但估计是老蒋、汪精卫之流喊起来的,这完全是曲解了孙中山先生的本意。 孙中山的本意是党和国是分开的,党是为国家服务的。孙中山的“党—国”理论由“立党救国”、“以党建国”和“以党治国”这三个逻辑紧密相联系的部分组成,后续衍生成“军政、训政、宪...
国民党统治时期,为什么可以称为“党国”?“党国”这个词可不能乱用,党和国家决不能简称为党国,那为啥国民党时期可以呢?这是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1924年,孙中山先生关于如何建设中国,起草了《建国大纲》,将建国过程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阶段,即以军代国、以党代国,还政于民三个阶段。1928年10月,...
党国,这一概念在解放前的中国,通常指的是中国国民党及其统治下的中华民国。在抗战时期,人们经常能听到“党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党国效力”等口号。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党与国在这里几乎可以等同,爱党即是爱国,而爱国则必须爱党。这种表述体现了一种国家的一党专政体制。党国作为一个名词,是...
成语(Idiom):党国 发音(Pronunciation):dǎng guó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国家政权由党派掌握,党派成为国家的主导力量。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党国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党指政党,国指国家。党国表示政党在国家中的主导地位,政权由党派掌握。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是由党派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