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征额 免征额也称为免税额,是税法中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税额。无论课税对象的税额多大,未超过免征额的均不征税,对于超过的部分,则针对超出部分征税。对于规定有免征额的税种,在征税时应先从纳税人的全部课税对象数额中扣除免征额,对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再按照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规定免征额是...
在这里读懂会计 已有3744用户贡献34234词条 历史版本可能因过时等原因而有错误,请点击访问本词条的最新解释版本 税法规定在课税对象计税总额中免予征税的一定数额。凡规定有免征点的,无论课税对象的计税数额多大,免征额的部分都不征税,仅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叶永青:个税起征点本质也是免征额,这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其代表的是所谓的“生计费用扣除”的概念,即对纳税自然人必要的生活、赡养等费用的扣除,而与生活成本紧密相关的是物价水平。起征点可以维持现状或以通货膨胀率作为调整系数,三年一修改,但同时,也需要提供更多的专项附加扣除。税收征管的逻辑不应该是简...
免征额:是在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区别:起征点是开始征税的起点,超过了起征点,全额都要征税;而免征额是全部数额中可以免税的数额,如果数额小于免征额,则全额免税,而如果税额大于免征额,对超过免征额之后的部分征税。起征点在增值税和营业税中的应用比较多,免征额在个人所得税中的应用比较多。 法...
免征额又称“费用扣除额”,是指税法规定的在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中预先确定的免于征税的数额,即在确定计税依据时,允许从全部收入中扣除的费用限额。当课税对象低于免征额时,不用征税;当课税对象高于免征额时,则从课税对象总额中减去免征额后,对余额部分征税。免征额在个人所得税中的应用较多,如工资、薪金所得的免征...
免征额的实质也是起征点,未达到规定销售额的,免征增值税;达到规定销售额的,全额计算缴纳增值税。该事项属于申报享受增值税减免事项。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0 万元的,免征增值税的销售额等项目应当填写在《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
正确答案:起征点与免征额是税收要素减免税中相关的两个概念,都是对纳税人的一种税收优惠。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征税的起点,即开始征税的最低收入数额界限。规定起征点是为了免除收入较少的纳税入的税收负担,缩小征税面,贯彻税收负担合理的税收政策。起征点的主要特点是:当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时,...
【本地交流】“起征点..起征点:概念:"起征点”是征税对象达到一定数 额开始征税的超点。意义:“起征点”是为了免除收入较少的 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缩小征税面,贯彻税收负担合理而制定的一种税收政策。“起征点”的特点是不
免征额指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相同点:即当课税对象小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都不予征税。不同点:即当课税对象大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采用起征点制度的要对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采用免征额制度的仅对课税对象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在税法中规定起征点和免征额是对纳税人的一种照顾,但两者...
起征点和免征额的相同点在于二者都是对纳税人照顾的一种优惠政策,但是二者在概念、特点、照顾群体、具体计算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1.概念。 起征点,也称“征税起点”,是指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界限。 免征额,是指对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