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1月18日,克林德牌坊落成典礼现场防卫重重。克林德于1899年开始担任德国驻华公使。1900年5月,清政府因大沽炮台被八国联军攻陷,对各国不再保护,并于6月19日照会各国使节“限二十四钟内各国一切人等均需离京”。次日,克林德带着翻译前往总理衙门讨说法,希望延缓离京时间。行至西总布胡同西口时,被巡逻至...
这座牌坊被称为“克林德牌坊”,形制为四柱三间七楼,牌坊上用德文、拉丁文、汉文三种文字镌刻了光绪皇帝的悼念谕旨。1918年11月11日,一战结束,德国战败。中国曾于1917年参加英、法方面的“协约国”,对德宣战,此时也成了“战胜国”。战胜消息传来后,中国于1918年11月13日拆毁了克林德纪念碑。1919年,驻在北京的法...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8年11月13日,中国政府将牌坊迁往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将坊额改为“公理战胜”。图为克林德牌坊拆除中。位于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重新组建的公理战胜牌坊。1920年7月4日,北京政府在中央公园内为新落成的纪念坊举行落成典礼。1953年10月,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大会在...
北洋政府以此为由,下令于1918年11月13日拆毁了克林德牌坊,但经过交涉,最终改为迁移。1919年3月15日,法国驻北京外交代表与中国方面共同决定,以战胜国的身份命令德国人将堆放在东单北大街的克林德纪念碑散件运至中央公园(现中山公园),重新组装竖立。原有的文字被全部除掉,取而代之的是“公理战胜”四字,由钱能训题...
#老照片# |老北京.克林德牌坊 如果各位经常看老照片,肯定对图一-图三这座石质牌坊不陌生,它原本矗立在东单牌楼北边,名曰“克林德牌坊”。关于它的来历,有一段屈辱的故事。 1900年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时任德...
克林德牌坊 癸午 白吃鱼1901年9月7日,签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第1条,向德国人道歉,立克林德牌坊。 1900年6月19日,慈禧太后驱逐各国使节,限定24小时离境。 1900年6月20日,满清洋枪队八队章京(队长)恩海,于东单大街枪杀德国公使克林德。 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向十二国宣战。
1901年清廷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在那场中外冲突中枪杀克林德的清军首领恩海也被德军捕杀。为了表示“哀悼”和“惋惜”,清廷下旨在克林德被杀之处,动工修建一座牌坊,这就是“克林德牌坊”。一战胜利后,克林德牌坊被拆除,后又再中山公园复建,牌匾改为“公理战胜
牌坊上刻着由郭沫若题写的四个大字“保卫和平”,故名“和平牌坊”。但它的原名却是叫“克林德”牌坊。克林德是德国驻华公使。进驻北京后,他凭借自己的公使身份,经常随意用马鞭殴打经过东交民巷的中国人,还指使德国士兵登上城楼开枪击毙正在城外进行训练的二十多名中国人。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克林德对待中国人的...
也有人说是被克林德杀害的中国人,是他们的冤魂在捣乱。尽管众说纷纭,可牌楼最终还是立了起来,一直到1918年才被拆除,不过并不是废弃掉,而是迁往了今天的中山公园。如今这座牌楼还矗立在公园的大门口呢,只不过改了个名字,叫“保卫和平牌坊”。顺便提一句,“保卫和平”四个大字是郭沫若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