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古国,群芳之冠——克孜尔石窟壁画 克孜尔千佛洞菱格图案古龟兹国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随着公元一世纪佛教通过“丝路”从印度传入我国西域,龟兹地区产生了最早期的“西域佛教”,进而成为佛教传入中原的一个重要桥梁。在佛教兴盛的三至六世纪,各地纷纷凿石窟,绘佛像,建寺院,龟兹...
这是克孜尔石窟第171窟中的壁画(局部)。新华社记者 王晶晶摄 走进克孜尔石窟的第14、17、38、171窟,满眼的蓝绿色彩相互交织,如山峦叠嶂般铺满墙壁与券顶,令人炫目。定睛观看,所谓的“山峦”是一个个菱形格,每个菱形格中都绘制着故事,整齐而有序,平衡且庄严。这种构图形式,不仅令整个空间充满了艺术感,还...
克孜尔石窟,又称克孜尔千佛洞或赫色尔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克孜尔乡的明屋达格山的悬崖上,始凿于公元3世纪末至4世纪初叶,早于敦煌莫高窟300年。 克孜尔石窟是中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
克孜尔石窟壁画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具有菱形格图式。这种图式主要位于中心柱窟(塔庙窟)主室正壁、券顶和甬道、后室顶部。主室窟券顶上的菱形格最为典型,每一个单体菱格内都描绘有佛本生故事、因缘故事、佛说法图等。克孜尔石窟第8窟东券顶因缘菱格画 根据克孜尔石窟壁画中菱形格发展演变的轨迹,可以将之归纳...
这种裸体风俗是和性爱结合在一起的,龟兹壁画中的新婚性爱图等,不仅表现在夫妻生活上,还表明裸体是当时女子的一种时尚装束。此外,壁画还表明古时西域曾盛行观赏少女跳裸体舞的风俗。克孜尔石窟壁画,既有汉文化的影响,也有对外来文化(健陀罗佛教艺术和古希腊艺术)有选择地巧妙接受,更是古龟兹画师非凡智慧的结晶。
据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遗产展示交流中心副主任张婷介绍,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智慧、奉献、诚信等价值理念,更在今天依然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克孜尔石窟,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瑰宝,现存洞窟总数达349个,壁画面积近4000平方米。其中,17号窟被誉为“故事画之冠”,主室券顶两侧券腹之上绘有38幅本生故事画,令人叹为...
🏞️ 克孜尔石窟第80窟,一个中心柱式洞窟的杰作,以其独特的壁画艺术吸引着无数文物爱好者。这里的壁画,以小乘题材为主,描绘了佛典中的本生、因缘故事,与中原石窟寺的壁画风格迥异。🖼️ 降伏六师外道:这幅壁画展示了佛与六位古代印度哲学家的较量,最终佛降伏了六师的故事。画面中,佛坐在方形高座上,右手...
克孜尔石窟第8窟东券顶因缘菱格画 根据克孜尔石窟壁画中菱形格发展演变的轨迹,可以将之归纳为三种样式并划分为六种不同的类型。 第一种样式是以单体菱形格构成一个整体的菱形图式,通常用作背景装饰。这种菱形格内绘有佛本生故事或因缘故事,具有程式化和符号化倾向,色彩组配有据可循。
央广网乌鲁木齐2月14日消息(记者郭璁悦)2月14日,“探元计划2024”克孜尔石窟烟熏与残缺壁画的智能识别、补全与复原——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大模型和思维链技术项目启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项目启动会现场 (央广网发 马晓杉 摄)“探元计划2024”是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指导,由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