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来源: 解析 答:克劳斯工程师把厌氧消化富含氨氮旳上清液加到回流污泥中一起曝气硝化,然后再加入曝气池,除了提供氮源外,硝酸盐也可以作为电子受体,参与有机物旳降解。工艺改造后成功克服了高碳水化合物所带来旳污泥膨胀问题,这个过程称为克劳斯法。反馈 收藏 ...
克劳斯法制硫最初工艺是将硫化氢与空气混合,在燃烧炉中部分氧化生成二氧化硫,随后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硫磺和水,催化剂主要用高岭土、铝矾土等金属氧化物。克劳斯法由卡尔·弗里德里希·克劳斯于1883年提出。最初工艺分为两部分: 1. **部分氧化阶段**:向燃烧炉通入H₂S和空气(控制O₂不足),...
克劳斯法,一种用于处理硫化氢的工艺,其核心在于通过不完全燃烧硫化氢,促使生成的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形成硫磺。在地热发电中,当硫化氢浓度较高时,克劳斯法是去除废气中硫化氢的常见手段。该方法在1883年由英国人C.F.克劳斯发明,主要应用于化石燃料加工过程中,如合成氨原料气生产和炼厂气处理,能有效回收...
1883年,英国化学家克劳斯(Claus)创新了一种将H2S氧化为硫的方法,即著名的克劳斯反应:3H2S + 3/2O2在570~600K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反应式为:3H2S + 3/2O2 = 3/xSx + 3H2O + 615KJ/mol 由于此反应放热强烈,维持理想温度困难,通常通过控制处理量来达到...
北极星大气网讯:摘要:克劳斯(Claus)法制硫是从酸性气中回收单质硫的重要技术之一。在克劳斯硫回收装置的液硫回收系统设计中,常规做法是设置四级硫封罐,从四级硫封罐出来的液硫汇集成到一根总管后进入硫池中,存在液硫管线布置复杂、占地面积大等缺点。优化设计方案提出,通过改变冷凝器出来的液硫流向,在液硫线上...
试题来源: 解析 答:克劳斯工程师把厌氧消化富含氨氮的上清液加到回流污泥中一起曝气硝化,然后再加入曝气池,除了供应氮源外,硝酸盐也可以作为电子受体,参加有机物的降解。工艺改造后胜利克服了高碳水化合物所带来的污泥膨胀问题,这个过程称为克劳斯法。反馈 收藏 ...
克劳斯法是为去除化石燃料燃烧及地热发电时生成的硫化氢所用的方法之一,是由英国人 C.F.克劳斯于1883年发明的。克劳斯法硫黄回收技术的工艺反应机理为:反应$$ : 2 H _ { 2 } S ( g ) + 3 O _ { 2 } ( g ) = 2 S O _ { 2 } ( g ) + 2 H _ { 2 } O ( 1 ) \Delt a H _ {...
克劳斯法工艺流程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硫回收技术,其基本形式包括直流法、分流法和硫循环法。直流法,也称部分燃烧法,酸气全入反应炉,精确控制空气量确保烃类完全燃烧。H2S先燃烧1/3生成SO2,其余2/3在理想比例下与SO2进行催化转化,以提高转化效率。经过三级转化器、四级冷凝器,分离出硫磺后,尾气经过...
克劳斯法是指一种非常有用的处理技术,它能够捕捉硫化氢气体,将其转变为其它相容物质,从而将硫化氢完全除去。克劳斯法是由一种叫做克劳斯卡宁(Caloxinn)的特殊物质驱动的,这种特殊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会与硫化氢反应,将它转变为相对无害的气体。虽然克劳斯法只能处理少量硫化氢,但却是目前处理硫化氢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此...
1883年英国化学家Claus开发了H2S氧化制硫的方法,即:3H2S+3/2O2 =cat/570~600K= 3/xSx+3H2O+615KJ/mol上式称为克劳斯反应,这一经典的反应由于强的放热而很艰难维持合适的温度,只能借助于限制处理量来获得80%~90%的转化率。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本公司将克劳斯工艺发展为改良克劳斯工艺,H2S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