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指纹区(1300~400cm-1,7.69~ 25微米)吸收峰的特征性强,可用于区别不同化合物结构上的微小差异。犹如人的指纹,故称为指纹区。指纹区的红外吸收光谱很复杂,能反映分子结构的细微变化。常见的红外吸收光谱如下图所示:这个区域的振动类型复杂而且重叠,特征性差,但对分...
采集门延迟为1.5µs,在200-350 nm的光谱范围内记录了土壤颗粒的LIBS光谱。图3所示的LIBS光谱清楚地显示了大量元素的存在,即Si、Ti、Al、Fe、K、Mg、Ca、Cd、Co、Cr、Mn、P、Sn、Sr、V、W、Na、Pb、Cu等。 图3[3] 土壤样品在200 ~ 350 nm区域的光谱显示重金属谱线 LIBS技术通过采集待测样品的光谱指...
这证明,这对神秘的暗线实际上是由钠元素对石灰灯中特定光谱的吸收所产生的,最终在光屏上呈现出这一对暗线。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夫郎和费所发现的太阳大气层中的钠元素对太阳光谱的吸收作用。左图展示了石灰灯的光谱,即连续谱;中图呈现了气体发出的光谱,即发射谱;而右图则揭示了吸收谱的奥秘。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
通过对比这些光谱指纹,即使是细微的差异也能被准确地识别出来。每种植物都拥有其独特且不可复制的“光谱指纹”,这一特性使得我们能够通过遥感技术来精准判断地面作物的种类与生长状况。同样地,这一技术也可用于发现罂粟,助力警方迅速锁定目标,无需担心罂粟藏匿无踪。这背后的原理,与电磁波在各波段的反射率密切相关...
LIBS技术通过采集待测样品的光谱指纹,分析其元素组成;优秀的分析方法,离不开优秀的激光器设备,调Q纳秒激光器适用但不局限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下面对纳秒激光器产品进行详细的介绍:1.Q1激光器 Q1激光器,其中主要特点为重复频率可调0-10/20/50Hz,激光在10Hz脉冲重复率下可产生高达40mJ的脉冲能量,在...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是一种成熟的分析原子发射光谱技术,可用于各种样品的元素分析。凭借其精准的检测水平,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包括食品行业、土壤分析、合金分析等等。 其原理为LIBS通过直接测量样品烧蚀产生的等离子体发射来分析样品,提供一个即时的光谱指纹,代表其元素组成。
同时,不同物体是由不同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组成的,物质的结构也不同,这就导致物体表面反射或者散射光的波长也呈现特异性;不同物体在不同状态下对不同波长的光反射或者散射能力不同,也使得物体具有不同的颜色或者光谱特征,就像“指纹”信息一样,可...
简述红外光谱特征区和指纹区的概念 特征区: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一些主要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多发生在4000-1333cm-1的红外区域,该区域吸收峰比较好辨认,因此成为特征谱带区。 指纹区:红外光谱中1333-400cm-1的低频区中,各种官能团的特征频率不具有鲜明的特征性,由于这些单键的键强差别不大,原子质量又接近,所以峰带特别...
由于不同物质对光的吸收和反射特性各不相同,因此它们会展现出独特的光谱信息,我们称之为物质的‘指纹’。而高光谱成像技术,犹如一双超级眼睛,能够精准捕捉到这些细微的光谱信息。”原来,无人机所携带的并非普通相机,而是一台高性能的高光谱成像仪。在飞行过程中,该成像仪将河流水质中的各类物质,如叶绿素、...
红外光谱指纹区(1300~400cm-1,7.69~ 25微米)吸收峰的特征性强,可用于区别不同化合物结构上的微小差异。犹如人的指纹,故称为指纹区。指纹区的情况不同,该区峰多而复杂,没有强的特征性,主要是由一些单键C-O、C-N和C-X(卤素原子)等的伸缩振动及C-H、O-H等含氢基团的弯曲振动以及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