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诱导电子转移(Photo-InducedElectronTransfer,PET)是一种经典的分子激发态调控机制,广泛地应用于染料分子荧光探针的off-on识别检测中。一般情况下,发生PET机制的分子由不共轭的电子供体和受体部分组成。 当电子供/受体受到光激后,处于S1态的供/受体部分与另一个处于基态的部分发生电子转移,导致处于S1态的供/受体部分...
极性越大吸光波长越长.第四章F10T光诱导电子转移机理理论研究部分采用了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6-311G(d,p)基组对F10T激发过程的电子转移耦合矩阵元进行了计算,计算了F10T各个组份的激发态性质和光谱数据并计算了F10T的三重激发态.得到了电子耦合矩阵元的数据,F10T各个组份的耦合情况和F10T的三重激发态信息...
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电子顺磁共振与自旋捕获技术研究反应机理 来自 万方 喜欢 0 阅读量: 107 作者: 魏彦虎 摘要: 该论文用电子顺磁共振(ESR)与ESR自旋捕获技术直接观测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活性中间体,研究光敏电子转移反应的机理.以电子转移光敏剂9,10-二氰基蒽(DCA),单重态氧敏化剂四苯基卟啉(TPP)作敏化剂;以...
光诱导电子转移氢键通过"一锅法"多组分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磺酰脒基桥连的卟啉-富勒烯化合物ZnP-H-C60.该化合物具有Z式和E式2种异构体,其中Z式异构体中含有分子内氢键.光物理研究结果表明,2种异构体中的卟啉与富勒烯之间都可以发生光诱导电子转移,但其相应的电子转移机理却完全不同.在Z式异构体中,卟啉或...
PeT荧光探针中,荧光团与受体之间存在着光诱导电子转移,对荧光有非常强的淬灭作用,因此在未结合客体之前,探针分子不发射荧光,或荧光很弱,一旦受体与客体相结合,光诱导电子转移作用受到抑制,甚至被完全阻断,荧光团就会发射出强烈荧光(见图1)。图1. PeT荧光探针的一般性原理图 PeT荧光探针作用机制可由前线轨道...
催化反应是当代合成化学的核心和基础,以Ir、Ru金属复合物为代表的光催化剂能够有效吸收可见光,通过高效的催化反应实现"绿色"合成,显示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我们运用高精度CASPT2//CASSCF激发态计算方法、Marcus电子转移理论,分别设计了适用于酰胺导向的远端C-H官能团化反应、双催化烯酮[2+2]环加成反应机理研究的理论...
磺酰脒基桥连的锌卟啉-富勒烯化合物构型对光诱导电子转移机理的影响
荧光探针的响应机理 荧光探针主要有以下 4种响应机理 : 光诱导电子转移 (PET) (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 分子内电荷转移 (ICT)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FRET)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激基缔合物 (excimer/ex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