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那时候应该也很难,但坚持下来了,才有了“土改第一村”。 昔日“光腚屯” 今日“亿元村” ▲影片片尾 回想七十多年前发生在元宝村的那场“暴风骤雨”,老支书张宝金这样评价土地改革对元宝村的现实意义。 张宝金:比别的村基础好,人心比较...
“赵光腚”的后代们,富了!“他叫赵玉林,外号赵光腚。他一年到头,顾上了吃,顾不上穿,一家三口都光着腚……”这是小说《暴风骤雨》中描写的情景。小说中被称为“光腚屯”的元茂屯,原型就是哈尔滨尚志市元宝镇的元宝村。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亿元村...
尚志市元宝村是著名作家周立波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的故事原发地。从当年的“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到如今全国“新农村重点示范村”“国家级文明村”,从昔日“光腚屯”到今日远近闻名的“亿元村”,元宝村走出了大力发展工业、做强生态农业、打造红色文旅的嬗变之路,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曾经的“...
【 昔日“光腚屯”变身“亿元村”!#一个村承包全国20%铅笔产量#】黑龙江尚志市元宝村,是个远近闻名的“亿元村”,这里生产出了全中国五分之一的铅笔。村民赵雪春口中“以前的日子”,来自祖辈的讲述。他的曾祖父赵玉林正是著名长篇小说《暴风骤雨》中“赵光腚”的原型。新中国成立后,从土地改革圆梦“耕者有其田...
元宝村的华丽转身:从光腚屯到亿元村的发展历程 元宝村,这个因著名作家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而声名远扬的地方,如今已从昔日的“光腚屯”成功转型为远近闻名的“亿元村”。作为中国土改文化的发源地,元宝村不仅荣获了“新农村重点示范村”和“国家级文明村”的称号,更在工业、生态农业和红色文旅等多个领域...
到尚志不妨去一个叫元宝村的地方看一看,在中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节选自《暴风骤雨》的文章,故事发生的地方叫做“光腚屯”,而这个屯子的原型就在尚志的元宝村,这座村子被称作“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在村里的“暴风骤雨纪念馆”可以详尽的了解那个历史和几十年来这座小村
2020年元宝村总资产7.35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33万元,昔日的“光腚屯”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图为被生态林环抱的元宝村。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小说《暴风骤雨》故事的发生地,如今村里宽敞的水泥路,很难让人想起小说中“老...
可是我国的铅笔之乡。 2014年,元宝村已有以铅笔、铅笔板为主导的企业28家,年产铅笔18亿支,占全国总产量的25.6%,生产的铅笔板占全国总产量的60%,是名符其实的“铅笔之乡”。 这个曾经穷得被称为“光腚屯”的元宝村可是个“传奇”。 其实,大部分人所知的元宝村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现...
新华社哈尔滨4月26日电题:“光腚屯”富了美了——《暴风骤雨》原型地黑龙江元宝村振兴见闻 新华社记者强勇 “光腚屯”“土改第一村”、全国小康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一个个称呼,均指向同一处地方——小说《暴风骤雨》原型地——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称呼之变,见证着元宝村轰轰烈烈的改革和...
新华社照片,哈尔滨,2019年4月26日 “光腚屯”富了美了——《暴风骤雨》原型地黑龙江元宝村振兴见闻 元宝村村民在人工湖的亭子里健身(4月24日摄)。 (配本社同题文字稿)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新华社图片 最近更新:04-2614:24 简介:新华社图片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 作者最新文章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