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答案 1909年爱因期坦就有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思想,爱因斯坦不仅最早将粒子特性赋予光波(1905),而且还最早将波特性赋予了理想气体分子(1924),可以说,是爱因斯坦最早注意到了物质的波粒二象性.由于波粒二象性被证明是自然界中一切物质运动的最基本的量子特性,因此爱因斯坦的这一发现甚至比他...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由爱因斯坦提出的。具体来说: 早期思想:早在1905年,爱因斯坦就提出了光量子假说,将粒子特性赋予了光波,这是光的波粒二象性思想的早期萌芽。 严格证明:到了1909年,爱因斯坦进一步严格证明了辐射(即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并指出了已被实验验证的普朗克辐射公式同时包含了辐射的波动性和粒子性这两种对立...
笛卡尔提出的两点假说 在人们对物理光学的研究过程中,光的本性问题和光的颜色问题成为焦点。关于光的本性问题,笛卡尔在他《方法论》的三个附录之一《折光学》中提出了两种假说。一种假说认为,光是类似于微粒的一种物质;另一种假说认为光是一种以“以太”为媒质的压力。虽然笛卡尔更强调媒介对光的影响和作用,但...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谁提出的? 答案:德布罗意、爱因斯坦 参考资料:德布罗意的发表光的波粒二象性相关论文时,当时并没有多大反应。后来引起人们注意是由于爱因斯坦的支持。朗之万曾将德布罗意的论文寄了一份给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看到后非常高兴。他没有想到,自己创立的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观念,在德布罗意手里发展成如此丰富...
光的波粒二象性指的是光即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其中粒子的特性有颗粒性和整体性没有轨道性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谁提出的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爱因斯坦和德布罗意提出的。历史上,整个物理学正是围绕着物质究竟是波还是粒子而展开的。光学的任务是研究光的本性,光的辐射、传播和接收的规律;光和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
” 波粒二象性是微观粒子的基本属性之一。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电效应的光量子解释,人们开始意识到光波同时具有波和粒子的双重性质。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说,认为和光一样,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根据这一假说,电子也会具有干涉和衍射等波动现象,这被后来的电子衍射试验所证实。2015年瑞士洛桑...
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了光量子理论,解释了光电效应,他认为光是由一个个被称为光子的能量包组成,这些光子就像粒子一样具有能量和动量。 而德布罗意在1924年提出了物质波理论,他认为任何物质都具有波动性,不仅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电子、原子等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这两个理论的提出,彻底改变了对光和物质的认识,也推动...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爱因斯坦,德布罗意提出的。本性也就等于探索物质的本性。历史上,整个物理学正是围绕着物质究竟是波还是粒子而展开的。光学的任务是研究光的本性,光的辐射、传播和接收的规律;光和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如物质对光的吸收、散射、光的机械作用和光的热、电、化学、生理效应等)以及光学...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在深入研究光的本质和性质时,发现了传统光学理论中的矛盾之处,爱因斯坦通过思考光的干涉、衍射等波动现象以及光电效应等粒子现象,提出了光同时具有波动和粒子双重性质的观点。这一理论的提出,不仅解决了当时光学领域的许多矛盾,也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为后来的量子力学理论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