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历来讲究‘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印加人倡导‘莫偷盗、莫撒谎、莫懒惰’。”八年前的2016年11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秘鲁国会的演讲中也强调,中国人历来“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出自北宋苏轼的《上初即位论治道二首·道德》,意为应以至诚、至仁作为自身的道德规...
【光明论坛·温故】作者:韩燕丽(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基地研究员、山东省政德与廉洁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敢为天下先,是勇者无畏、高瞻远瞩、昂扬自信,是民族精神的反映,亦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我们党取得的百年辉煌成就,离不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会心不远”,牢记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牢记人民至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表达的是中国智慧,展现的是大国的胸怀与担当。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世界现代化应该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互利合作的现代化、共...
【光明论坛·温故】 作者:周东娜(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论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时,引用古语“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
【光明论坛·温故】作者:王学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史教研部教授)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安徽桐城古城内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后指出,“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
【光明论坛·温故】作者:杨丽雯(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基地研究员)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发表题为《深化团结合作 应对风险挑战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致辞,其中引用古语“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强调,过去几十年,人类取得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显著成果,...
「光明论坛·温故」研理于经,征事于史 本文转自【光明网-《光明日报》】;【光明论坛·温故】作者:商志晓(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山东师范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
【光明论坛·温故】 日前,习近平主席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期间发表了题为《团结协作谋发展 勇于担当促和平》的重要讲话,针对推动国际社会和平发展、促进文明互鉴、完善全球治理等议题表达了中国的鲜明立场,为金砖国家在变乱交织的国际舞台上进一步合作并作出更大贡献擘画了未来路线图,为壮大和平发...
【光明论坛·温故】九州共贯、多元一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③ 【光明论坛·温故】作者:时世平(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科院基地研究员)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