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孝寺虞仲翔祠碑译文如下: 在吴国的繁华之地,虞仲翔以其高尚的德行和卓越的才能,被尊为一代儒宗。他的祠堂如今屹立在光孝寺中,犹如历史的明灯,照亮着后人的道路。 虞仲翔,字元凯,会稽余姚人也。他通经入史,学识渊博,为吴国的文化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和智慧,以儒家思想为指导,致力于社会...
光孝寺位于广州市区,始建于东晋隆安时期(397-401),是岭南年代最古、规模最大的名刹。民谚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虞仲翔祠及碑则建于清代嘉庆十六年(1811)。现祠与碑皆毁。虞翻字仲翔(164-233)三国吴时浙江余姚人。虞精于经学,因犯孙权,被谪戌广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
今夏重到广州,想从《光孝寺志》得到一些虞仲翔祠和碑的线索,回报是原有寺志已毁于十年浩劫,目前正在编辑新的寺志。在瞻礼光孝寺时,我看到山门的首幅楹联,写着“五羊论古寺,初地访诃林。”我记忆起碑文中也出现过“诃林”两字。为此,我又走访了广州市佛教协会,承该会符剑先生介绍:光孝寺建寺之前,原本植有大片...
虽然,仲翔一时无知己,而千载之知己多矣;一时无吊客,而千载之吊客多矣。维此诃林,传为虞苑,民思其人,犹爱其树;固宜凿井得泉,建潮郡昌黎之庙,杂蔬荐荔,享罗池勅史之神;祠成,乃书其事,贞诸乐石。 大清嘉庆十有六年岁次辛未十月上石 广州府学生员陈昙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