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叶巴豆用于通经活血,散瘀消肿,退热止痛。治跌打损伤,骨折,疟疾,胃痛。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拼音名】Guānɡ Yè Bā Dòu 【别名】抱龙(傣名)。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光叶巴豆的根、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乔木,高8~12米,幼嫩部分全被星状鳞片。叶互生或小枝顶端的近轮生,薄革质,椭圆形...
光叶巴豆http://www.100md.com 神农网 【药名】:光叶巴豆 【拼音】:GUANGYEBADOU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大戟科植物光叶巴豆的根、叶。 【功效】:通经活血,散瘀消肿,退热止痛。 【主治】:治跌打损伤,骨折,疟疾,胃痛。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入肝、胃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
光叶巴豆的功效与作用 通经活血,散瘀消肿,退热止痛。 光叶巴豆主治 用于外伤肿痛,骨折,疟疾。 光叶巴豆用法用量 日常用法: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光叶巴豆药用部位 为大戟科植物光叶巴豆的根、叶。
别名龙眼叶、养奶浆叶、大树叶。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光叶巴豆的根、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oton laevigatus Vahl[C.oblongifolia Roxb.]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原形态光叶巴豆 乔木,高8-12m。幼嫩部分全被星状鳞片。叶互生或小枝顶端的近轮生;叶柄...
光叶巴豆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拼音名】Guānɡ Yè Bā Dòu 【英文名】root and leaf of Laevigate Croton 【别名】龙眼叶、养奶浆叶、大树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光叶巴豆的根、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oton laevigatus Vahl[C.oblongifolia Roxb.]...
别名:龙眼叶、养奶浆叶、大树叶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通经活血;截疟。主外伤肿痛;骨折;疟疾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光叶巴豆的根、叶。 原形态:光叶巴豆乔木,高8-12m。幼嫩部分全被星状鳞片。叶互生或小枝顶端的近轮生;叶柄长1-5cm;托叶钻状,长约2mm,早落;叶片薄革质,椭圆形或长圆状椭...
光叶巴豆http://www.100md.com 神农网【药名】 光叶巴豆 【拼音】 GUANGYEBADOU 【来源】 为双子叶植物药大戟科植物光叶巴豆的根、叶。 【功效】 通经活血,散瘀消肿,退热止痛。 【主治】 治跌打损伤,骨折,疟疾,胃痛。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 入肝、胃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
光叶巴豆(学名:Paederia scandens)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植物,被广泛用于传统中医中,具有许多令人惊叹的功效。它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用途。以下是关于光叶巴豆的功效及传奇故事的介绍:光叶巴豆的功效:消肿散瘀:光叶巴豆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中医中,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和肿胀的情况,特别...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光叶巴豆的根、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乔木,高8~12米,幼嫩部分全被星状鳞片。叶互生或小枝顶端的近轮生,薄革质,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7~25厘米,宽3~9厘米,边缘有疏离、具腺体的细齿,侧脉每边10~13条,叶片基部的腺体通常着生在中脉的两侧;叶柄长1~5厘米;托叶钻状,早落...
光叶巴豆为大戟科植物光叶巴豆的根、叶。全年可采。别名抱龙(傣名)。性味味辛,性温。肝;胃经通经活血,散瘀消肿,退热止痛。治跌打损伤,骨折,疟疾,胃痛。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