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制造项目生产水耗方面,《规范条件》首次提出,对现有项目,鼓励企业使用再生水;对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再生水使用率高于40%。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规范条件》发布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开展宣贯解读工作,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组织研究...
工信部重磅发布光伏新规! 11月20日,工信部发布公告,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和《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引导地方依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合理布局光伏制造项目,鼓励集约化、集群化发展。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有关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4﹞33号,以下简称《规范条件》)及管理办法。 《规范条件》以“优化布局、调整结...
同时,强调对产品高可靠、长寿命的要求,将工艺及材料质保期由10年提升至12年,提升产品衰减技术指标,并增加光伏组件非金属材料的燃烧性能和光伏产品可靠性试验要求。在最新出台的《规范条件》中,光伏制造端的能耗标准进一步提高。文件称,提高现有及新建多晶硅、硅锭、硅棒、硅片、电池、组件项目电耗和水耗指标,强化...
对于本办法发布之日前已备案且于2025年5月1日前并网投产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仍按原有政策执行。 因此,现有项目有超过3个月的并网缓冲期! 2、取消"备用容量费"的提法 4、6MW以上的工商业分布式,在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可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参与现货市场。
从发展环境看,光伏组件价格从2013年的5元/瓦左右降至目前的0.7元/瓦左右,包括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内的新能源已全面进入平价无补贴市场化的发展阶段。《暂行办法》中围绕财政补贴确立的规模管理等一系列规定不再适用,国家层面已逐步建立起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承载力评估等发展引导机制,...
随着136号文正式落地,分布式光伏电力交易进入全面市场化时代。一、政策核心:存量与增量的分水岭 2025年6月1日 将成为行业分水岭: 存量项目:维持现行电价(≤煤电基准价),但年发电量配额每年缩减5%-10% 增量项目:必须通过竞价获取电价,且收益周期与投资回收期挂钩(建议锁定10年以上PPA协议) 关键动作:存量...
近日,无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应急预案】关于加强分布式光伏安全运行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严禁擅自并网或私自增加光伏组件超容发电,对违反规定的应承担私自并网容量或超容容量每千瓦(千伏安视同千瓦)五百元的违约使用电费并责令限期整改。《通知》表示:各分布式光伏投资主体应按照...
中新社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日对外发布修订后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以下简称《规范条件》)和《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旨在进一步加强光伏行业规范管理,推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据了解,《规范条件》自2013年发布以来,先后于2015年、2018...
重磅!工信部正式发布光伏制造行业新规### 11月20日,工信部发布公告,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和《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引导地方依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合理布局光伏制造项目,鼓励集约化、集群化发展。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