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薯亭下有一条小路,两石夹峙于路两边,叫“天门”。先薯亭下天门中的一块夹石极似鲸鱼,称“鲸鱼石”。过天门岩壁上有清代画家广陵禹隶书“饮岚”。 景点附近 美食 景点 购物 福州悦华酒店(西湖公园店)·华苑中餐厅 5.0 分 349条点评 ¥443/人 闽菜 "菜式秉承传统又不乏新意,画作装饰尽显高雅" 直线距离...
先薯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清冷台,乌石山灵石峰上,是纪念明朝万历年间引种和推广番薯的华侨陈振龙和福建巡抚金学曾而建的。郭沫若曾颂扬陈振龙“此功勋当得比神农”。先薯亭下有一一条小路,两石夹峙于路两边,叫“天门”...[阅读全文] 开放时间: 暂无信息 ...
福州乌山顶“先薯亭”的由来 先薯亭始建于明朝是为纪念推广红薯从植的爱国华侨陈振龙和福建巡抚金学曾而建。明万历年间福州大旱,百姓陷入饥荒。正在菲律宾经商的长乐人陈振龙见到当地的红薯耐旱易于种植又到充饥当粮食就冒着砍头的风险把菲律宾视为"国宝”红薯苗藏在毛竹筒里和篮子中带回了福州。 经过自己...
先薯亭长乐番薯种苗,丰收美味之选 180次观看2024年08月05日 00:17 择一行、行一世;先薯亭“长乐番薯 69次观看2024年07月31日 00:17 展示引进种植60天的优质“长乐番薯”新品种生长过程 139次观看2024年07月30日 00:16 台风已过,办公场所也已调整完毕 42次观看2024年07月27日 ...
先薯亭是一座重檐歇山顶、八柱圆形、灰漫天花三层藻井、施美人靠、石柱础上雕刻精美花纹的古典式建筑,看起来非常精致雅致。亭上有一幅楹联:“万历年间大旱饥民遍地陈振龙冒死偷运番苗回闽中;巡抚金学曾试种成功后加以推广救活无数饥民”。这两句话简洁地概括了先薯亭建立的原因和背景。原来,在明万历年间(1573...
从景区入口进入,沿石阶而上,可观象鼻峰、天佛像、古榕树等,乌山以名亭和摩崖石刻而闻名,主要看点有幽幽亭、先薯亭、黎公亭、道山亭、乌山亭、道山亭记、草书寿字、般若台铭、冲天台、天台桥、清冷台等。山上的古建筑群主要有鼓楼区博物馆、弥陀寺、吕祖宫、乌石山教案旧址等,乌山的第一山景区还有朱熹讲学的...
先薯亭 从此,陈振龙留心学习番薯栽培技术,悉心向当地百姓求教。待到回国之时,想方设法带回家乡。第一次装在箱篓之中,被查出受罚;第二次装在抬货物的竹杠内,又被识破,无法带出。直至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50岁的陈振龙第三次密携薯藤,绞在绳索里,系于船舷边,浮在海水中。冒着生命危险,避过出境检查...
先薯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清冷台,这处纪念地是为了缅怀明朝万历年间,引种和推广番薯的华侨陈振龙和福建巡抚金学曾而建造的。郭沫若曾经赞誉陈振龙的功勋堪比神农。在先薯亭下,有一条小路,两块巨石夹立于路两旁,被称为“天门”。天门之中的夹石,形状酷似鲸鱼,被人们称作“鲸鱼石”。穿过天门,岩...
明万历年间旅居吕宋岛的长乐籍儒商陈振龙见当地种有朱薯耐旱易活生熟皆可食功同五谷便不顾禁令将薯藤绞入吸水绳中渡海带回福州 先薯亭记(今人陈章汉撰) 感恩之心,闽人犹虔也。行止关乎民瘼,进退补于时艰者,民必尊之祀之,如神之圣。吾州城在山中、山在城中,但有亭台祠观者,皆为怀人也。清道光年间,州...
福州乌山先薯亭:番薯引进者的纪念碑 🍠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乌石山上,有一座名为“先薯亭”的建筑,它纪念的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两位重要人物:华侨陈振龙和福建巡抚金学曾。陈振龙是那位成功引种和推广番薯的人,而金学曾则是支持这一重要农业改革的地方官员。郭沫若曾赞美陈振龙的功绩,称其“此功勋当得比神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