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元典,亦即原典,是文化体系的源头,承载着最初最本源的思想文化学说,是文明起源的重要“密码”和“基因”。在中华文化的系统中,《诗》、《书》、《礼》、《易》、《春秋》、《老子》、《庄子》、《论语》、《孟子》、《墨子》、《韩非子》等,都是最重要的文化元典。这些元典从多个角...
同为先秦典籍,《诗经》与《楚辞》有何区别? #文化 #知识 #教育 - 烟台东莱书院于20220514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8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6.文学常识。(1)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前期思想家,是家学派思想的代表人物。(2)《列子》 ,又名《冲虚真经》 ,是所著,是中国古代先秦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6.(1)战国 道 (2)列子、列子弟子及其后学 反馈 收藏 ...
25.先秦典籍记载:“成鸠(属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到4300年)……兵强世不可夺。”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稻作时代;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琢玉工业尤为发达;大型玉礼器的出现揭开了中国礼制社会的序幕;贵族大墓与平民小墓的分野显示出社会分化的加剧;刻写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认为是中国...
政治道德伦理中,周文化是中华所有文化起源。随之就是各个朝代开始拥有自己文化时,也都是用周文化来做最基础准则。例如登基大典,社交礼仪,祭祀活动,所有大型场合都是根据《周礼》来布置和学习。所以我们可以说十三经其实也是根据周文化奠基来完成,那么也就是周文化心血结晶。
1. 文化传承与交流 材料一 “六经”作为先秦的重要典籍,经孔子整理后,成为儒家的经典。后来《乐》经失传。汉代,“五经”流传,并出现了对“五经”的注释、训诂等方面的学问,称为经学。建元五年,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被认为是经学确立的标志,“五经”成为社会公认的经典。此后,儒学的发展便采取了经学的形态。因...
如《牧民》、《形势》等篇讲霸政法术;《侈靡》、《治国》等篇论经济生产,此亦为《管子》精华,可谓齐国称霸的经济政策;《七法》、《兵法》等篇言兵法;《宙合》、《枢言》等篇谈哲学及阴阳五行等。《管子》是研究我国古代特别是先秦学术文化思想的重要典籍。
据记载,先秦时期的《诗》《书》等六经是各家学派通用的文化典籍,各家皆可“称而道之”,而到汉武帝及以后,六经则成为儒家专用的经典。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 非儒学派的
材料一中的经典名句分别出自先秦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和《周易》。这四部典籍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被称为“五经”之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诗经》是诗歌总集,《尚书》是历史文献集,《礼记》是礼仪制度汇编,《周易》是哲学著作。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