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这是一句人们___①___的民谚。据史料记载,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也许有人会问:“北京最早的城市是燕国的蓟城,距今至少三千多年,比潭柘寺早了一千多年,不是应该先有北京城吗(甲)其实,那时候的蓟城,只是一个诸侯国小城。北京成为真正意...
后来二人在建造北京故宫的宫殿时,有意将故宫里的三大殿(即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都比潭柘寺大雄宝殿的正梁低一寸,因为这样故宫才不会受到箭头的威胁,同时也不会影响箭头直指恶龙的咽喉,进而也可以说明“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由来。 不过,从这个传说中,可以说明,此“北...
关于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这句话的由来,第一当然是因为年代,晋唐时期修建潭柘寺的时候,北京还叫幽州、不叫北京;而现在常说的、所谓的老北京,实际是指明清北京城,也就六百多年历史。从时间上来说,潭柘寺确实比北京城早了很多。但是,北京地区的古迹甚多,早于明朝的也不止潭柘寺,所以还有其他原因。明初永乐迁都时...
先有潭柘寺 后有北京城 潭柘寺在北京西郊门头沟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前年古刹。史书载“先有潭柘、后有幽州”,民间则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俗谚。 潭柘寺建于1600余年前的晋代,初称嘉福寺,兴盛于唐代的武则天时期,名为龙泉寺,金代改称为大万寿寺,清康熙年间改称岫云寺。据《岫云寺莲花池记略...
“先有潭柘,后有幽州”的民谚,一方面是潭柘寺在始建时间上早于北京城,也可以理解为潭柘寺的空间格局...
27.(2019·北京海淀区期末考试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这是一句人们(耳濡目染/耳熟能详)的民谚。据史料记载,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也许有人会问:“北京最早的城市是燕国的蓟城,距今至少三千多年,比潭柘寺早了一千多年,不是应该先...
说到北京城的起源和发展,在北京民间有不少俗语民谚,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其实无论是从考古学还是历史学的角度考察,这句民谚都不够准确,不能反映北京城市发展历史的真实情况。北京城市发展的历史有3000多年,其间主要出现了3个都城级别的城址。一个是在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的西周...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到了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由于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一直称为“潭柘寺”。民间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民谚。潭柘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北京最古老的古寺。 前往潭柘寺的想法由来已久,但知道潭柘寺离北京市区很远,去一趟不容...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京西潭柘寺有皇帝命名的帝王树(银杏树)1400多岁深秋时金色叶子吸引上万游客前来观赏。位于天王殿东跨院一口大炒锅下有块汉白玉石写(潭柘寺)三个字是老方丈手书 北京地安门外万宁桥下有(北京城)三个字.意思是水千万别淹北京城.火千万别烧潭柘寺时时刻刻提示做饭的伙计小心操作安全第一 ...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是佛教进入北京地区后所修建最早的一座寺院,当时规模不大,名叫嘉福寺。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在传入中国北京地区的初期,还未能被百姓所接受,也没有得到地方官府的支持,因而发展很缓慢,以后又经过了北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