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乐府诗元稹乐府诗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行宫》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元稹《菊花》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今日...
而且除了《新乐府五十首》之外的其他讽喻诗,写得跟王建和张籍一样细腻。所以,白居易的整体成就超过了元稹,也超过王建和张籍。元稹的乐府既不及“张王”的细腻真切,也不及白居易的立意更高,所以他被人们记住的反倒是那些悼亡诗、艳情诗,还有与白居易酬答的一些诗。而这也是元稹独特的贡献。这些诗情真意切,跌宕...
元稹的乐府诗元稹的乐府诗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元稹〔唐〕 其一 骠国乐 骠之乐器头象驼,音声不合十二和。促舞跳趫筋节硬, 繁辞变乱名字讹。千弹万唱皆咽咽,左旋右转空傞傞。 俯地呼天终不会,曲成调变当如何。德宗深意在柔远, 笙镛不御停娇娥。史馆书为朝贡传,太常编入鞮靺科。
首先理解题干”颇近讴谣”,意思是这首诗语言浅近,通俗易懂,类似于民谣风格。 再结合全诗分析:这首诗自始至终几乎完全用农民自述的口吻、用白描的手法叙事,在貌似平和顺从的话语里,表现了农民痛苦的心声,蕴涵着农民的血泪控诉,因而具有更大的真实性和感人肺腑的力量。 再加上短句的安排,叠字的选用,不仅加强了诗...
元稹自年轻时起,与白居易并有诗名,曾着力创作过一些乐府诗,陈绎曾云:“白诗祖乐府,务欲为风俗之用,元与白同志。(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七引)元和四年(809),元稹见李绅作有新题乐府二十首,便创作了《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他在诗序中称李诗“雅有所谓,不虚为文”,并“取其病时之尤急者,列而和之”...
乐府古题序(丁酉) 苦乐相倚曲(唐·元稹) 乐府古题序(案:丁酉。):诗讫于周,离骚讫于楚,是后诗之流为二十四名,赋、颂、铭、赞、文、诔、箴、诗、行、咏、吟、题、怨、叹、章、篇、操、引、谣、讴、歌、曲、词、调,皆诗人六义之馀。而作者之旨,由操而下八名,皆起于郊祭、军宾、吉凶、苦乐之...
元稹诗《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楷书全文,华丽典雅。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组诗。元稹的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名作有《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传奇《莺莺传》等。现存诗八百首之多。
元稹简介: 元稹的乐府诗,包含:《织妇词》《田家词 / 田家行》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ldquo [ 详细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