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魏碑经典——《元嵩墓志》 故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安南将军赠车骑大将军领军将军扬州刺史高平刚侯(元嵩)之墓志 【志盖】阙 【铭文】 故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安南将军赠车骑大将军领军将军扬州刺史高平刚侯之墓志 君姓元,讳嵩,字道岳,司州河南洛阳文始里人也。魏恭宗景穆皇帝之孙,任城康王之第二子。年卅...
故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安南将军赠车骑大将军领军将军扬州刺史高平刚侯(元嵩)之墓志 【志盖】阙 【铭文】 故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安南将军赠车骑大将军领军将军扬州刺史高平刚侯之墓志 君姓元,讳嵩,字道岳,司州河南洛阳文始里人也。魏恭宗景穆皇帝之孙,任城康王之第二子。年卅九,正始四年岁次丁亥春三月庚申朔 ...
西安碑林魏碑经典《元嵩墓志》 故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安南将军赠车骑大将军领军将军扬州刺史高平刚侯(元嵩)之墓志 【志盖】阙 【铭文】 故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安南将军赠车骑大将军领军将军扬州刺史高平刚侯之墓志 君姓元,讳嵩,字道岳,司州河南洛阳文始里人也。魏恭宗景穆皇帝之孙,任城康王之第二子。年卅九,...
《元嵩墓志》立于正始四年(507年)七月十六日。纵57厘米,横53厘米,共17行,满行17字。1932年洛阳城西柿园村出土。 北魏墓志受到当时社会思想意识,民族文化融合潮流,书体发展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既有自身审美的发展规律,也不可避免打上了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化烙印。文化融合本身也是多元的,一是固有的具有鲜卑族特色...
一、《元嵩墓志》概述 《元嵩墓志》,全称《故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君事安南将军赠车骑 大将军领军将军扬州刺史高平刚侯之墓志铭》。北魏正始四年(公元507年)七月十六日刻石。志石呈方形,志高56.9厘米,宽52.5厘 米。志文正书共17行,满行17字。1932年于河南洛阳城西柿园村 出土,始为于右任所获,2938年于右任将其捐赠...
《元嵩墓志》书法风格艺术研究 墓志是古代丧葬礼俗中重要的祔葬品,专为记叙死者姓名、籍贯、生卒年月、生平事迹等内容的丧葬器具,是当时人们生死观与丧葬文化的重要体現。此墓志志文用楷书书写,镌刻精美,几近墨迹,书法精湛,堪称北魏墓志精品。虽无书丹者的姓名,但志主贵为皇族,其书写墓志之人,应为宫廷书法名手。
故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安南将军赠车骑大将军领军将军扬州刺史高平刚侯(元嵩)之墓志 【志盖】阙 【铭文】 故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安南将军赠车骑大将军领军将军扬州刺史高平刚侯之墓志 君姓元,讳嵩,字道岳,司州河南洛阳文始里人也。魏恭宗景穆皇帝之孙,任城康王之第二子。年卅九,正始四年岁次丁亥春三月庚申朔...
【元嵩墓志】局部 魏碑的风格多样性也觉得了其书写技巧的不同性,像【元嵩墓志】的书写技巧属于侧锋小铺毫的写法,运笔速度不能太快,浓墨饱蘸,笔力透达,是与龙门【始平公造像记】较为接近的用笔方法,而【始平公造像记】属于侧锋大铺毫的写法,是最通透尽情,畅快淋漓的写法。关于这些方面的技巧我以后会详细讲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