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藝澤,中國傳統文化的實景商業體驗空間同時也是傳統手工藝匠人產品銷售平臺。通過雅集品鑒、藝術展覽、文化市集、工坊體驗、研習研修等方式,在實景、實感與實用的交融中,傳播傳統文化的美學與德育。 秉持“清安 | 生活”這一理念開發的中國氣味審美、道醫養生、文人美學、茶席文化、禮...
在南宋李嵩《观灯图》中,画家绘出了元宵节期间的花灯:两名童子一提兔儿灯,一提瓜形灯,旁边的桌子上还放着一只走马灯。 今天是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又称“元夕”“灯节”“上元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是大地回春之日,也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描绘出花灯如千树花开,又如繁星坠落的绚丽画面,“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更是展现出当时元宵节热闹非凡的场景,人们在花灯下狂欢,尽情享受着节日的欢乐。明清之际,赏花灯的习俗愈发丰富多样。各式形状不一、色彩...
这个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习俗。挂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等传统习俗让这个节日更加喜庆和热闹。 步入元宵的夜,仿若踏入梦幻之境。街头巷尾,花灯如海,形态各异的彩灯争奇斗艳。传统的宫灯,朱红的框架,细腻的绢面上绘着梅兰竹菊、才子佳人,古韵悠...
在早期形成之际只作“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至隋之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道教影响作“上元”,因夜同宵,唐末偶现“元宵”之称;自宋始称灯夕,及至明清作灯节,可见“灯”元素的突出。关于点灯或燃灯,一则曰道教“三元说”,即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分别由“天...
元夕花灯(诗歌)文字/图片:罗速(吉林)元夕社火瑞雪灯,遍映十方平安升。料峭寒凉令酒醒,礼花燃福祥和晟。除旧迎新百姓梦,举杯同庆团圆逢。元宵喜幸花千树,冰雪龙舟不夜城。玉兔盈转鱼龙腾,怎待人间如昼等。人声攒动猜迷意,正月十五赏秀萌。繁光缤纷九天乘,华夏之火朝夕争。满弓悬月星落宥,白莽大地笑...
在南靖塔下行馆,我们去德远堂挑灯花,晚上包汤圆。德远堂是塔下张氏祠堂,每年元宵节,村里的人,尤其是新婚夫妇会来此制作花灯,并挑灯花,挑到最大的会得到最吉利的祝福,全村人几乎都会参加。 团圆的日子本就是舒服自在,如果你来青普,不如和我们一起聊聊旧事,以及那些元宵灯下的故事,自然、美景、诗意还有温暖的...
沁园春·元夕花灯 瑞彩盈天,火树银花,正月上元。看长街十里,花灯似昼;雕梁画栋,光彩流丹。龙舞...
七律·元夕赏花灯作者:李本柏荆街铁锁启新风,火树银花照夜空。飞舞玉龙灯影里,翩跹金凤画屏中。光移古巷香盈袖,人聚星桥月满弓。情切良宵思旧友,佳期美景盼重逢。首联:化用苏味道《正月十五夜》中的“星桥铁锁”“火树银花合”,描绘了花灯如树、烟花如花,照亮了整个夜空,营造出一种绚丽多彩的节日氛围。颔联: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