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老:“我的师父个子和我一样高,有一米七几,将近一米八的大个子,但是他比我瘦,穿上海青以后,走起路来像风一样,漂亮呢。” 1984年懒悟法师画展门票上的懒悟法师画像(图片来源:懒悟贺泽海艺术馆) 贺老:“应该讲他是很简朴的一个老人家。...
在道教造像与画像中,采用“偶像式”构图所塑造的主体一般为道教偶像人物,而从黄檗宗美术品所选择的绘画对象来看,费隐、隐元等高僧肖像画的数量居多,反映出创立了日本黄檗宗的隐元及其师费隐在黄檗文化中的地位之高,甚至可说受到僧众及信徒的崇拜了。其次,黄檗高僧肖像画的人物面部具有立体晕染的特点,应用浓厚...
正式以“玄奘取经”为题的壁画最早见于北宋欧阳修《于役志》所记述的五代扬州寿宁寺壁画。辽阳辽代“玄奘取经”画像石应是已知现存最早的该类题材艺术作品。 ▲ 图四 杭州飞来峰取经故事线描图 据《汉藏瑰宝杭州飞来峰造像研究》改绘 唐僧取经图像研究的主要方向与新动态 近年来的研究,除了图像的解读,多有关注唐...
天然和尚是举人出身,诗词书画俱佳,其和其传人们一起形成了一个禅风儒骨禅宗书画群体,被称作“海幢书派”或“海云书派”。 这是一幅天然和尚画像。 天然和尚,释函昰,广东南雄人。明崇祯六年(1633年)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至庐山削发为僧,为曹洞宗第三...
一、一休的画像 一休宗纯是室町时代的禅僧,就是后世孩子们非常喜爱的《聪明的一休》的原型。 现存有当时的画僧墨斋所作的一休画像。墨斋在一休的晚年,时时陪在他身边,所以这幅肖像比较真实地反应了一休60多岁时的风貌。 唐木:禅宗里把高僧的肖像画称为顶相,而一休留下了很多这样的肖像画,远多于其他高僧。而...
到了清代,乾隆下江南,对贯休的十六罗汉画像赞不绝口,命工匠将其刻于石,置于杭州圣因寺,特设“罗汉堂”,并亲笔修改名号,题写赞词,一像一诗。 现存世贯休名下的罗汉图不少,但几无可靠真迹,所传作品以日本宫内厅和高台寺所藏绢本“十六罗汉图”最为知名。“十六罗汉图”从绘制到流传和贯休本人的生平一样,颇具...
1、北宋 慈云寺塔中出土 僧伽画像 2、敦煌藏经洞 僧伽画卷 绢画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书 伯希和4070)3、日本大德寺藏南宋周季常、林庭圭《五百罗汉图·方丈升座》僧伽图 4、水陆画中的僧伽画像 四州大圣宝志公水陆画轴 四州大圣志公万回等众水陆画轴 驱五瘟水陆画中的僧伽与匡阜道人 (目前是否僧伽学术界依然...
今堂中尉迟画颇有奇处,四壁画像及脱皮白骨,匠意极险。又变形三魔女,身若出壁”。作者在同书中也记录了长安慈恩寺中尉迟乙僧留下的画作,谓“塔西面,画湿耳狮子仰摹蟠龙,尉迟乙僧画。及花子钵曼殊,皆一时绝妙”。从用笔来看,尉迟乙僧在佛像造型方面“笔法清圆,天王小像穷工极妍”。虽为师承于父,但...
从僧格林沁的一幅画像说起 ——蒙古王爷的愚忠之典范 © Yangjayidai TegusBayar (Ovbur yehe)杨甲带·特古斯巴雅尔(内蒙古大学)(564字)僧格林沁(Senggerincin,1811-1865)是科尔沁左翼后旗札萨克君王。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时,他为清廷带兵,在大沽口炮台炮轰英法舰队,一时获胜,因而名声大震...
唐代宫廷画家李真于805年受惠果委托画了这一组画像,被空海带回后在京都东寺一直保存至今。此次展出了“一行”、“惠果”及“不空”三幅,都是高逾两米的大卷,其中不空像保存比较完好,人物面貌生动,是唐代传世肖像画最好的一幅。画上有一个特殊的地方,用飞白体写了“梵号、汉名、不空金刚”八个大字,这是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