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朱棣还是相信他活在人世间,所以他开始派人寻找侄子朱允炆。 他采取的两个措施:一是向天下寺院颁布《僧道度牒疏》,将所有僧人名册重新整理,对全国僧人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调查。后来又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起,派人以寻访仙人张邋遢为名到处查找,涉及大江南北,前后共20余年,最终还是...
二、僧道度牒被宋代统治者广泛运用的原因分析 度牒制度进入宋代后才在真正意义上趋于成熟,正如开头所提到,度牒在宋代社会,已经不仅仅是出家人证明身份的一种凭证,它还在社会中有广泛的用途:既可以用于社会救济,也可以用于军费筹措,还可以充当工程建设经费,甚至可以直接作为货币使用等等。 由此可见,度牒在宋代经济社会中...
不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朱棣还是相信他活在人世间,所以他开始派人寻找侄子朱允炆。 他采取的两个措施:一是向天下寺院颁布《僧道度牒疏》,将所有僧人名册重新整理,对全国僧人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调查。后来又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起,派人以寻访仙人张邋遢为名到处查找,涉及大江南北,前后共20余年,最终还是...
赵员外家道殷实且眼光长远,“许下剃度一僧在寺里,已买下一道五花度牒在此”,这里的“五花度牒”就是一张空白度牒,添上某人法名,这个人立马变现,成为合法僧人。果然,鲁智深受戒后,首座呈将度牒上法座前请长老赐法名,长老赐名已罢,把度牒转将下来。书记僧填写了度牒,付与鲁智深收受。
度牒[dù dié] 僧道出家,由官府发给凭证,称之为“度牒”。 唐宋时,官府可出售度牒,以充军政费用。 宋 高承 《事物纪原·道释科教·度牒》:“《僧史略》曰:‘度牒自 南北朝 有之。’见《高僧传》‘名籍限局,必有...
他采取的两个措施:一是向天下寺院颁布《僧道度牒疏》,将所有僧人名册重新整理,对全国僧人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调查。后来又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起,派人以寻访仙人张邋遢为名到处查找,涉及大江南北,前后共20余年,最终还是没有结果;二是派郑和下西洋查找建文帝下落,最终也是没有结果。
一乡官游寺,问和尚吃荤否。曰:“不甚吃。但逢饮酒时,略用些。”曰:“然则汝又饮酒乎?”曰:“不甚吃。但逢家岳妻舅来,略陪些。”乡官怒曰:“汝又有妻,全不像出家人的戒行。明日当对县官说,追你度牒。”僧曰:“不劳费心,三年前贼情事发,早已追去了。” ...
二、僧道度牒被宋代统治者广泛运用的原因分析 度牒制度进入宋代后才在真正意义上趋于成熟,正如开头所提到,度牒在宋代社会,已经不仅仅是出家人证明身份的一种凭证,它还在社会中有广泛的用途:既可以用于社会救济,也可以用于军费筹措,还可以充当工程建设经费,甚至可以直接作为货币使用等等。
文档介绍:“给僧道度牒”与“命道篆司造周知册”摘要:明王朝道教管理制度由三大部分构成:其一,道教管理机构――管理道教的组织措施;其二,道士管理制度――“度牒”制;其三,宫观管理制度。明王朝道教管理从制度设计层面来看是合理的,然而明王朝道教管理制度的施行实践却不尽然。除了太祖和成祖严格执行外,其后诸帝皆有...
德道经-小僧诵读 by:唐振斌 1963 古言玄幻小说 僧道记 by:墨言书香 3万 辽高僧道敐《显密圆通成佛心要》 by:十方河北准提学堂 73.1万 僧道挨踢二人组(空白,桃妖妖演播) by:九音天阁 18.6万 山僧 by:任志宏时间 1.7万 弃僧 by:八声甘州故事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