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僧祇译曰众,即比丘比丘尼之大众也。其大众共有之物,谓之僧祇物。此大众该摄十方一切之比丘比丘尼。假令施主寄附之田园房舍米谷等,十方之比丘比丘尼可享受者,则谓之十方僧物四方僧物等。观无量寿经曰:‘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名义集七曰:‘僧祇此云四方僧物。’更多:https://www.bmcx....
在所有财物当中,偷僧祇物——寺院的东西,罪过很大。因为寺院的财物是十方信众的供养,是让出家人安心办道的道粮,供养给僧众的,它的体性通十方,属于十方常住物。若偷了寺院的东西,不仅在该寺院的出家众面前结罪,而且对十方所有的出家人都结罪了。 阿弥陀佛 2忻州·五台山善住寺 ...
意思为:僧祇译为众,即比丘比丘尼之大众,此大众共有之物,名僧祇物。
【二种人对[往生净土]很难。《盗僧祇物,谤佛、谤法、谤僧》】一、《盗僧祇物》,要(往生净土)很困难。运用任何的(手段、方法,敲诈、勒索、欺骗、拐骗出家人、常住)都算犯盗。(没有经过师父的允许、三宝的允许、常住的允许),一根针、一枝草都不能动第二种人很难(往生极乐世界)。《谤佛、谤法...
小提示:"若有众生犯众戒,盗取僧祇三宝物。"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众生:一切有生命的动植物。 三宝:1.三种宝贵之物。2.(梵triratna)佛教语。指佛﹑法﹑僧。 宝物:宝物bǎowù宝贵的物件。 盗取:1.以非法的手段窃取财物。2.有窃取;掠夺的意思。
从昆仑奴、僧祇奴,聊一聊唐代的外国奴隶 2010年6月17日,中国考古学界发生了一件大事。一座被盗墓贼窃取并倒卖出境的唐代石椁,经过了多方的努力,结束了长达六年的海外漂泊之旅,终于回归故土。这座石椁就是著名的唐武惠妃石椁,现存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供人参观。这座石椁在迄今为止出土的唐代墓葬文物中规格最...
二种人对往生净土很难。盗僧祇物,要往生净土很困难。运用任何的方法敲诈、勒索、欺骗、拐骗出家人、常住,都算犯盗罪。没有经过师父的允许、三宝的允许、常住的允许,一根针、 一枝草,都不能动。第二种人,很难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很难的,谤佛、谤法、谤僧。这个往生极乐世界,有很大的障碍。一一慧律法师巜...
若有众生犯众戒,盗取僧祇三宝物。, 出自宋诗人释遵式的《十六观经颂·下品中生》 若有众生犯众戒,盗取僧祇三宝物。 临终遇劝念弥陀
<正>关于古代的昆仑、昆仑奴或僧祇奴,中外学者研究论著颇多,所据资料亦大致相同。如早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有法国费琅(G.Ferrand)、张星烺、冯承钧、朱杰勤等研究中外关系史的专家[1],以及杜葆仁先生等[2];80年代后,有步连生、沈福伟、孙机先生等[3]。其中,步连生撰《试论我国古代雕塑的昆仑人及其有关问题》一...
“唐代的昆仑奴与僧祇奴——兼论出土文物中的昆仑奴形象”出自《乾陵文化研究》期刊2008年第1期文献,主题关键词涉及有研究、昆仑、昆仑奴、非洲、所据、形象、费琅、诸国等。钛学术提供该文献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