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楼镇,位于河津市东北部,北接吕梁与乡宁县,西连209国道,通达南北,东靠化峪与稷山县。该镇总面积75.2平方公里,人口约6万,耕地面积6万亩,是我市第一大镇。僧楼镇地理位置优越,东邻稷山县,西连樊村镇,南接赵家庄乡,北依吕梁,山入乡宁境内。这里的农业条件十分优越,小麦、玉米产量高...
僧楼镇,河津市东北部的一颗璀璨明珠,总面积75.2平方公里,区域内共有24个村庄,它们分别是李家堡、马家堡、刘家堡、北方平、南方平、北午芹、人民、忠信、旭红、侯家庄、尹村、张吴、北张吴、琵琶垣、贺家巷、小张、艳掌、北王、北王堡、郭庄、贺家庄、张家堡、史家窑、阎家洞村。李家堡,古色...
历史地名> 僧楼镇 即今山西河津市东北僧楼乡。《清一统志·绛州》 “方平镇” 条下: 僧楼镇 “在县东北”。 在山西省河津市东北部,北依吕梁山,西靠209国道。面积75.2平方千米。人口5.2万。镇人民政府驻僧楼,人口1.1万。元、明称楼里镇,后易名僧楼。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2000年置镇。
僧楼镇,其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这里拥有着八水平川与清洪两灌的地理优势,不仅为当地农业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同时也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历史的长河中,僧楼镇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底蕴而著称。店铺沿街分布,古迹遍布,有“方平楼底赛长安”之美誉。这里的民情淳厚,社风古朴,人杰...
1953年7月划乡,今僧楼镇分为南午芹、张吴、北王、僧楼、方平五个乡。1956年3月,合并为南午芹、张吴、僧楼三个乡。1961年5月设僧楼、张吴两个人民公社。1984年9月改人民公社为乡。2001年4月原僧楼乡、张吴乡合并为僧楼乡。2002年4月15日撤乡设镇,下辖24个行政村。
僧楼镇,隶属于山西省河津市。地处河津市东北部,南北长9.7公里,东西宽9.1公里,北依吕梁与乡宁县接壤,西连209国道通达南北,东靠化峪与稷山县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2′至110°50′和北纬35°8′至35°17′。2010年,僧楼镇生产总值达52亿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743元。耕地54569万亩...
僧楼最早叫什么不太清楚,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冀国区域;秦汉 时叫社里;隋前时叫汾阳;盛唐时更名为僧楼;元时变为楼里;路 末清初称僧楼镇;清时称僧张里;明末至今俗称楼底。据传楼底的 来历是:大灾之年人们逃荒外跑,家破人亡,四落五散,灾后返乡 无家可归,住在楼底下,邻村、亲戚、朋友、熟人相见互相问 你...
地址:河津市僧楼镇泰安大街中段 简介: 1、基本情况河津市僧楼镇人民政府位于河津市僧楼镇泰安大街中段,目前处于开业状态,经营范围包括未公示等。 2、人员情况河津市僧楼镇人民政府法定代表人为未公示。 3、知识产权综合全网数据暂时还未掌握到河津市僧楼镇人民政府拥有知识产权信息,推测该企业在未公示等方面还有很...
本报讯 僧楼镇是河津市工业重镇。为了创优发展环境、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今年以来,僧楼镇政府重拳出击,开展僧楼大街市场管理集中整治活动,整治镇容镇貌,营造规范有序、安全文明良好环境。 自3月以来,僧楼镇就成立市场管理集中整治领导组,由镇政府牵头协调,分管领导带队,沿线涉及村庄配合,对该镇泰安大街等居民反映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