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文化,其中傩舞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华夏文明中,“傩”是历史久远并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具有强烈宗教和艺术色彩的社会文化现象,它起源于汉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远古...
综上所述,湛江傩舞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艺术魅力的民间舞蹈。它不仅展示了雷州半岛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示例:万载傩舞是用来驱鬼逐疫、祈福求安的汉族民俗舞蹈,是汉族原始文化信仰。它始于元末明初,主要有开口傩与闭口傩两种流派,发展到现在,已成为民间一种喜闻乐见的汉族民俗娱乐活动。2006年万载傩舞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结果一 题目 1.小明准备在“文化传承”主题班会上介绍万载傩舞...
傩舞(祁门傩舞),安徽省祁门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流传于安徽省祁门县的傩舞源于原始巫舞,是中国远古时代在腊月举行的一种驱鬼逐疫仪式。傩仪过程中,人们戴上面具装扮成傩神,跳起凶猛狂热的舞蹈驱逐邪祟。在徽州,汉代就已有“方相舞”和“十二神舞”的名称。其后傩的内涵日益丰富,增添了祛邪...
周国平,男,汉族,郎溪人。2018年8月被评定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舞(跳五猖)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郎溪县申报。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安徽省梅渚民间文化艺术推进会获得“傩舞(跳五猖)”项目保护单位资格。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曾经在央视和佛山秋色大放异彩的吴川傩舞#民族文化传统 ,于正月十九和廿十在吴川古县城吴阳镇霞街游金轮的鉴醮活动中隆重上演,它是 #粤西游神传统 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粤西年例庙会活动中,游神是#南方宗教信仰 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游神就几乎没 - 南舰之城于20240301
傩舞(寿阳爱社)发源于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中部,是黄河文化发祥地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现仅流传于太行山西麓的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境内。傩舞(寿阳爱社)主要在轩辕黄帝生日庆典、祭祀和祈雨等场合表演,前后约需50分钟。舞队由24人组成,其中6名大鬼戴鬼脸面具表演,18名小鬼在两边站成城郭形助阵。整个表演由“武...
罗会武,男,汉族,1939年生,江西南丰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舞(南丰跳傩)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措施 建国初,南丰傩舞在文化部门的重视下,经过挖掘、整理、研究,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创作了《丰收乐》《开天辟地》《界碑》等一批新编傩舞节目。1955 年,南丰曾举办全县傩舞大会演,26个傩班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