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
代宗宝应元年(762年)五月,他遇赦,但未及归,便在贬所去世。他的生平事迹被记录在顾况的《监察御史储公集序》及《唐诗纪事》、《唐才子传》中。储光羲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诗人,与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往来酬唱。殷璠称其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挟风雅之迹、浩然之气”(《河岳英灵集》)。他的诗集...
储光羲是唐朝官员,主要生活在唐玄宗时期。他仕途坎坷,安史之乱中曾经任过伪职,后又长期被贬谪岭南。他和王维、孟浩然一样,是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诗人。储光羲的诗歌以描绘农家生活和田园风光为主,风格质朴自然。《咏山泉》就是这样的名篇。诗歌意境恬淡清澈,超凡脱俗,堪与王维的山水诗媲美。《咏山泉》储光羲 山...
所以,仕与隐,在储光羲内心中,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细品后能够深入人心,清晰明了的了解到诗人的苦楚。据记载,储光羲存世诗作有二百二十余首,主题以山水田园居多,也有社会政治、咏史怀古、游宴酬唱等题材。他的山水诗隐逸情怀满满,诗中流露出诗人在功名与归隐之间不断徘徊。他内心困苦,既憧憬逍遥洒脱的隐居...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每日一图】早安!日日喜悦无忧,时时高兴欢喜 NMTV 文化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确定 内容低质 不看此公众号内容 【南方诗林】广西诗人黄宗信:《中国年咏叹调》 南方诗林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确定 内容低质 不看此公众号内容 【...
储光羲(706? -762? ),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 开元十四年(726),与綦毋潜、崔国辅同榜登进士第,诏中书试文章,授冯翊主箄。 曾任安宜、汜水、下邽尉。 开元二十一年前后辞官归乡。 后入秦,隐终南山。 复为太祝,天宝末,迁监察御史,安史乱中陷贼,受伪职,脱身归。
汉语词典> 储光羲 唐诗人。祖籍兖州(今属山东),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南)人。开元进士,授安宜尉、下邽尉等。天宝末官监察御史。安禄山陷长安时曾受职,后贬窜岭南。其诗多写田园生活的闲适情趣,风格朴实。原有集七十卷,已散佚,现仅存《储光羲诗集》五卷。
储光羲墓 储光羲墓在金坛白塔乡龚家村北300米处。储光羲(707-约760),唐诗人,金坛人,开元进士,官监察御史。《全唐诗》共收其诗200余首。原墓规模较大,占地约100平方米,今墓已毁,仅存墓碑半块。
储光羲最有名的诗包括《寻徐山人遇马舍人》、《江南曲四首·其三》、《钓鱼湾》和《咏山泉》。 储光羲的生平简介 储光羲,约707年-约763年,是唐代著名诗人和官员,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西南)人,祖籍兖州(今属山东)。他在开元十二年(724年)、十三年(725年)连应进士举不第,直到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