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作为傣族传统的手工织锦技艺,不仅是傣族人民审美与生态、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共融与自洽,更是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工艺美术价值的呈现。它以其精美的图案、绚丽的色彩和细腻的工艺,成为傣族文化的重要象征。 来源: 勐腊...
芒市傣族织锦挎包 28x27厘米 西双版纳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其傣锦图案多以动物、植物、建筑、人物为主,栩栩如生的孔雀、大象、骏马、凤鸟常常作为表现的题材。较传统的傣锦,常于白底上使用对比色,色调亮丽,和谐自然,一般图案多为四方连续之斜方形几何花纹,中间以...
探寻傣锦中的非遗魅力 0:00 /0:00 傣族织锦技艺以独特的腰机织造、丰富的图案和绚丽的色彩闻名,承载着傣族的历史记忆与审美智慧。2008年,“傣族织锦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傣族织锦以棉、麻等为原料,用传统的坐式织机织成。织者席地而坐,以腰力控制经线张力,双手持梭引...
🌴傣锦融入文创产品中,拼贴、留白跨界融合,古老的非遗焕新了模样。今天的傣锦,织出了新时代的自信与浪漫。服装产业化的再产效应,让傣家筒裙走出竹楼,走进热闹的文旅之地。2021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告庄西双景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近5000家商户,超30000个文创岗位,近60亿元年交易金额,为傣锦...
傣锦,是广泛流传于傣族地区的一种民间工艺品,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且富有鲜明的傣族文化特征和个性美。它承载了傣族人民的民族情感和民族色彩,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件傣锦成品制作要经历纺线、拉线、绑线、织造、染布、晒布、捶布七个过程,傣锦图案的设计是通过熟练的纺织技巧...
我的外婆和母亲从小就向我传授,傣锦是世代相传的宝贵手艺,必须精心传承。”来自德宏州芒市轩岗乡丙茂村委会芒茂村民小组的肖喊保,作为地道的傣族妇女,今年已经66岁。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傣锦文化一直伴随着她,从十四岁开始,她就跟随家人学习织布与织锦的技艺。凭借对织锦事业的执着专注和不懈努力,她在21岁时便...
傣锦美观大方的样式,极具浓郁的民族风格,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变迁,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承、创新,现在的傣锦也被做成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这份指尖上的非遗伴手礼,简约典雅、色彩素净,深受游客们的喜爱。文 李舒琪、杨奥 图 西双版纳傣族园、西双版纳报、杨奥 设计 张楠 编辑 田薇 本期责编 张灵洁 华芳 审...
十几年来,创始人晚相牙带领女儿孔丽深入民间,挖掘、整理民间傣族文化历史、织布织锦、非遗手工艺术、民俗文化等,积极弘扬和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抢救挖掘和研究,目前已拯救濒临失传的古老花纹二十余种,汇聚了“德宏傣锦”上百款花色,在国内傣锦技艺和综合产业开发中具有较强代表性。“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傣锦,这种古老的纺织工艺,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云南娜允非遗小镇的彩色手工布,尤其是发垫,简直是傣族文化的瑰宝。你知道吗?发垫不仅仅是一种布料,它还蕴含着傣族妇女的智慧和汗水。首先,傣锦的织造过程非常复杂。傣族妇女们会用一根根细绳把花纹组织固定在“纹板”上,然后通过手提脚蹬的动作,让经线形成上下两层,...
傣锦,是我国傣族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傣锦的制作工艺非常繁琐,需要经过设计、纺线、织锦等多个环节。傣锦的特点在于其图案独特、色彩鲜艳,充满了浓厚的民族风情。 作为傣锦非遗传承人,玉儿甩不仅在织锦技艺上有着高超的水平,还致力于推广和传承傣锦文化。她积极参加各种非遗展览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