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彦长,原名傅硕家。又名傅硕介。字彦长。笔名有包罗多、穆罗茶等。江苏武进人。生于湖南宁乡。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早年任教于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上海务本女校等。1917年留学日本。1920年留学美国。1923年回国后,在上海艺术大学、中华艺术学校、中国公学、同济大学等校教授艺术理论和西方艺术史,并任上海音乐会会长。
傅彦长 Yanchang Fu去修改 增改资料和作品 性别: 男 出生日期: 1892年 去世日期: 1961年 出生地: 中国,湖南,宁乡 更多中文名: 傅硕家(本名) / 傅硕介(别名) / 包罗多(笔名) / 穆罗茶(笔名) 职业: 演员 关注 4人关注 推荐 人物简介 ··· 原名傅硕家。又名傅硕介。字彦长。笔名有包罗多...
1959年,傅彦长因病逝世,享年59岁。 二、音乐思想 傅彦长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美学的开创者,他主张将西方音乐美学与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探索中国民族音乐的美学特征,创作出适合中国民族情感和审美需求的新音乐。他的音乐思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强调中国音乐的民族性:傅彦长认为,中国音乐的艺术表现力可以达到西方音乐的艺...
傅彦长偶尔一去的新开的名园酒家,也非等闲之辈,虽然开业年余即倒闭,毕竟与赫赫有名的南园、大三元、金陵酒家同属菜馆业巨子冯雪樵经营。 至于南国酒家,此时尚名不见经传,但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特别是四十年代,进入鼎盛期,因为文献无所征于...
据张伟《一个民国文人的人际交往与生活消费:傅彦长其人及遗存日记》(以下简称《傅彦长日记》)统计,一九二七年傅彦长共上酒菜馆六十二家二百二十二次,其中粤菜馆九家三十九次,粤南酒楼以二十三次居首,其余如大东酒楼四次,东亚饭店、东亚食堂、味雅酒楼...
傅彦长日记(1933年1-2月)
我曾撰《美食与文艺皆不可辜负:傅彦长与上海粤菜馆》(刊于《书城》2022年第5期,题为《傅彦长与上海粤菜馆》)说,“食在广州”的得名,与晚清民国作为文化和传播中心的上海的文化人和媒体的喜欢与鼓吹大有关系,并渐渐得到学者和读者以及饮食业界的认可,傅彦长先生可谓这一历程的上佳见证者;他上粤菜馆的历史,既是一...
傅彦长日记(1933年7-8月)
傅彦长日记(1933年7-8月) 获取原文 AI论文写作 >> 开具论文收录证明 >> 页面导航 摘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摘要 1933年7月1日雨同济大学来信,通知下学期续聘。牙肿。午后外出,到国泰看电影。晚餐在徐蔚南家吃,列席者周大融夫妇、叶秋原夫妇、陈抱一夫妇等。又到圣爱娜、大沪两舞场,半夜两时余回家。用去乙...
傅彦长日记(1932年5-6月)作者:张伟日记冠生园邵洵美微音吃苦表扬摘要:1932年5月1日晴到红梅、西新桥(以上三字多写)、恩派亚珈琲、棋盘街冠生园、新雅.万国等处,林微音同往。遇程碧冰。晚寓邵洵美家,半夜一时就寝。一日未回家中。甘了心=搞通了思想。能够吃苦的心是“甘”,因此“穷开心”才得到了上级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