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冬菊是傅作义的长女,1941年,傅冬菊跟随母亲来到重庆,进入南开中学读书。期间,她接受了进步革命思想,还经常与同学一起来到重庆的新华日报社,在与共产党人的交往中,傅冬菊受到了深刻影响。与此同时,每当父亲来到重庆时,她便向父亲讲国民党内贪腐成风的丑闻,然后又将自己看过的进步书刊放在父亲的书桌上。
傅冬菊出生的时候,傅作义还只是晋绥军的一个团长,但是家庭条件不错,傅冬菊一直被傅作义安排在山西念书。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傅冬菊和家人被傅作义安排重庆,傅冬菊在这里度过了她的高中生活。在重庆的那段时间,傅冬菊接触到了很多先进团体,也被他们的先进思想所感染,因为就读在南开中学,傅冬菊自然也崇拜一位声...
傅冬菊革命立场坚定,并且讲究工作方法,在信仰与亲情之间进行了很好地平衡,她潜移默化地影响傅作义,希望父亲能下定起义决心。显然,傅冬菊的角色特殊而又关键。傅作义对女儿的思想、言行状况,其实也有所察觉。但据傅冬菊后来回忆:父亲在世时,从没亲口问过我“是不是中共党员”。傅作义作为手握重兵的国军上将...
傅冬菊并未直接承认,而是说自己还没有资格,让父亲不用多虑。傅作义没有再说什么,女儿是什么政治倾向他一直都知道,除了不愿干涉傅冬菊的个人选择,另一个原因也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这是傅作义的智慧。傅冬菊见父亲沉默了,便诚恳的表示他们父女之间没什么好隐瞒的,傅作义也算为国家独立和民族统一奋斗了一辈子...
傅冬菊的成长 傅冬菊于1924年冬天出生在山西太原,从这个名字也能看出傅作义对孩子的期盼,冬天的菊花注定是傲立多姿、象征着坚韧的毅力。从小傅冬菊就在父亲的办公室和书房中长大,当时傅作义的书房里堆着满满的书籍,不光是桌子上,就连地上都是成沓成沓的报纸,很多时候傅冬菊找不到人和她玩,索性就在傅作义...
傅冬菊读中学的时候,正是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这一切给傅冬菊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从那时候,傅冬菊就存有革命的信念。另外,傅冬菊的家庭,并不是一个腐败堕落的家庭。傅作义本人是抗日功臣,抗战期间,傅作义长期在一线领兵作战。而当时,傅冬菊和母亲住在重庆,日子过得并不富裕。因此,...
傅冬菊,笔名傅冬,又名傅东菊,1924年12月30日,生于山西太原。她是傅作义和他的第一任夫人张金强生育的第一个孩子。傅冬菊还有一个妹妹傅西菊,一个弟弟傅瑞元。傅冬菊在重庆南开中学读高中时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并在194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号角社"。“号角社”成员多为中国国民党高官子女,...
傅冬菊,出生于1924年,是傅作义的 长女。她出生的时候,父亲傅作义仅仅是个团长。可之后不久,傅作义的发展非常迅速,并成为晋绥军中的一员虎将。从懂事起,傅冬菊就不被生活问题所困扰,当时的父亲收入还是蛮高的。那个年代,女孩是很难上学的,有钱人家的女子除外。傅作义当然算是有钱人,因此,女儿傅冬菊接受...
1942年,傅冬菊考入西南联大。在西南联大读书期间,傅冬菊嫌自己名字中的“菊”字俗气,而改名傅冬。因为是抗日名将傅作义的女儿,在学校里大家都知道她。但她低调,从不张扬,和同学相处平和可亲。加入“民青”组织以后,默默地积极为党工作。1946年夏,西南联大完成战时南迁任务北返。傅冬菊完成学业后来到天津...
所以傅作义率部起义,成功和平解放北平无疑是最好的结局。而他之所以率部起义,主要是因为其嫡系部队11兵团在张家口损失严重,除此之外,他的女儿傅冬菊的劝说,也是关键性因素。傅冬菊是傅家第一个女儿,出生便备受宠爱。傅作义希望她独立坚强,为她取名冬菊,希望她像冬天里的菊花一样,不畏严寒,不惧艰难,茁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