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历 1998.9-2002.7,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工,学士 2002.9-2004.7,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硕士 2004.9-2007.10,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博士 工作经历 2007.12-2011.4,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讲师 2011.5-2014.7,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研究员 2014.8-至今,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 研...
近日,国际化学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连续报道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傅佳骏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 图1.基于可逆的二茂铁/二茂铁阳离子氧化还原反应,提出了一种由溶解氧引发的死锌回收策略。 水系锌金属电池因其低成本和高安全性而成为最有前途的电网储能候选电池。然而,...
近日,国际化学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连续报道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傅佳骏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 图1.基于可逆的二茂铁/二茂铁阳离子氧化还原反应,提出了一种由溶解氧引发的死锌回收策略。 水系锌金属电池因其...
近日,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傅佳骏教授课题组在《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上连续发表多篇最新研究成果。该杂志作为国际化学领域的顶级期刊,对傅佳骏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给予了连续关注和报道。图 基于可逆的二茂铁/二茂铁阳离子氧化还原反应,提出了一种由溶解氧引发的死锌回收策略。水系锌金属电池因成本低廉与安全性能...
南京理工大学傅佳骏教授/徐建华副教授团队Adv. Mater:“魔法”微孔设计创制柔韧自修复材料 柔性软聚合物材料在可穿戴设备、软机器人等各种工程应用中至关重要,在这些应用场景下,理想的软材料不仅应该在损坏后能够自发修复损伤,还应该具有高断裂韧性,防止材料在损伤修复前因裂纹扩展发生毁灭性故障。然而,在柔性材料的...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近日,南京理工大学傅佳骏教授团队发现人体肌肉收缩过程中,巨大的收缩力是来自于共价聚合物(肌球蛋白)和超分子聚合物(肌动蛋白)之间的协同作用,表明共价交联和超分子作用的巧妙结合是产生收缩的关键。受此启发,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子工程策略,通过在超分子聚合物的分级氢键网络中引入精准比...
南京理工大学傅佳骏/徐建华团队近年来致力于通过“多尺度动态分级结构设计”来创制高性能自修复材料:基于超分子组装技术制备了仿生人体肌腱组织的抗疲劳柔韧自修复材料(Adv. Mater.,2023, 35, 2300937);通过仿生平滑肌组织诱导裂纹偏转的策略制备了柔软而强韧的复合材料(Nat. Commun.,2023, 14, 130);通过分子工程诱导...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被引频次 237 成果数 27 H指数 7 G指数 15领域: 化学 期刊 70.4% 会议 22.2% 专著 0% 其它 7.4% 总计 27篇 2014年成果数4 2015年被引量52 全部年份 全部类型 全部作者 按时间降序 Temperature-sensitive lanthanide-doped core-multishell nanocrystals with excitation-wavelength-dependen...
近日,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傅佳骏教授与多位合作者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自修复策略——Multiphase Active Hydrogen Bonds (多相活化氢键)。该方法通过向硬相规整堆积的结晶聚氨酯网络中植入“之”字形堆积的硫脲氢键,制备出了具有多相分级氢键结构的超分子聚合物,将完全没有自修复能力的聚氨酯材料转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