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绥军的团结,陈长捷的命途坎坷,傅作义的抗战辉煌,这一切交织成一幅战争年代的画卷。友情与背叛、信任与猜忌,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中共舞。这段历史,是晋绥军将领们携手走过的岁月,也是友情与命运的交汇之地。这篇文章生动地勾勒出晋绥军将领陈长捷和傅作义之间曲折离奇的战友情谊,以及他们在乱世中所经历的考验与挫折。
傅作义和陈长捷的故事是那个动荡时代的一个缩影。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人的命运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完全掌控。傅作义与陈长捷从同窗好友到战场上的战友,再到因不同的选择而走上不同的道路,他们的经历充满了戏剧性。战争的残酷、政治的博弈、人性的弱点在他们的故事中交织呈现,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历史的复杂性。...
陈长捷,1892年6月2日出生在福建的一个农家,字介山。他考进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和傅作义成了同学。毕业后,陈长捷在傅作义的邀请下加入了山西陆军第4混成旅。1940年,因为反对阎锡山收缴散兵武器,陈长捷被怀疑,被解职。一气之下,他带着警卫营去了绥远,投奔了傅作义。从那以后,陈长捷就一直跟着傅作义。1945年...
其实,陈长捷还真不能全怪傅作义将军。 首先,因为要防范国民党特务,当初有些话不能在电话中明讲;其次,傅作义将军并没有忘记关在功德林的陈长捷,傅作义对他的处境很内疚,曾多次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中央领导说明事实原委,请求中央考虑当时的实际情况,能够赦免在押的陈长捷等人。 但是陈长捷是在与解放军对抗的作战中被俘的,...
其实,陈长捷也是处在两难的境地,他心里早就有投降的想法,但他又觉得自己那样做会伤害傅作义的感情,毕竟他是傅作义一手提拔起来的。于是,他在收到刘亚楼的信后,立刻给傅作义打了个电话,将此事告诉了傅作义。 傅作义 陈长捷也一直在等待傅作义主持全局动向,等待北平和...
事实上,傅作义曾经还专门去功德林看望陈长捷,但他的态度很冷淡,不搭理傅作义,甚至让对方难堪。其实陈长捷不知道的是,当年傅作义跟中央提出过请求,将天津战役归咎于自己身上,应请求释放陈长捷。那个时候的新中国有规定,但后来陈长捷被列入第一批特赦名单中,之后中央还给他安排了工作,过起了平淡的生活。至于陈长捷和...
这一抉择仿佛成了他命运的转折点,自那以后,陈长捷的身影便紧紧伴随着傅作义,成为了其麾下不可或缺的战将。1945年,抗战硝烟散尽之时,傅作义慧眼识珠,力荐陈长捷,遂使其得蒋介石青睐,荣膺天津警备司令一职。此后,陈长捷的仕途如日中天,又相继出任国民党军政部第二十军官总队总队长的宝座,及联合勤务总司令部第...
抗战期间,陈长捷在南口战役、平型关战役中都有亮眼表现,被称为抗日常胜将军,因战功先后晋升为第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第六集团军总司令兼第四行署主任。后因为与阎锡山出现矛盾,一气之下率一个警卫营到绥远投奔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担任晋绥边区副总司令,后又转任伊克昭盟守备军总司令。因为部下大肆抢掠,陈长捷被追究...
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这位曾与傅作义同窗的将领,对昔日战友的和平起义深感愤恨。1959年,新中国十周年之际,陈长捷获得特赦,成为首批被特赦的战犯之一。然而,命运似乎与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1968年,文革浪潮席卷,76岁的陈长捷在遭受批斗后,与结发妻子在上海双双自尽。这位保持着军人气节的老将,用最后的倔强书写...
陈长捷:天津警备司令,被傅作义“坑死”傅作义和陈长捷本是至交好友,1919年陈长捷军校毕业,多亏傅作义引荐得以在晋军中任职,后来陈长捷遭到阎锡山不公平对待,都是傅作义给他伸出援手,这让陈长捷对他感激不已,无论他说什么陈长捷都是第一个支持。 - 旧闻新知于20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