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被引频次 78014 成果数 1057 H指数 146 G指数 267领域: 生物学 期刊 90.5% 会议 7% 专著 0.1% 其它 2.4% 总计 1057篇 2006年成果数59 2011年被引量5760 全部年份 全部类型 全部作者 按时间降序 Serious underestimation of reduced carbon uptake due to vegetation compound drough...
9月2日,2022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共有6个项目、7位科学家共同获得陈嘉庚科学奖,6位青年科技人才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因为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植被与生态恢复等领域的贡献,成为了陈嘉庚科学奖地球科学奖的获奖者。...
2023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11月1日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进行了主旨演讲。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他表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新京报记者 张璐 摄 生态系统管理对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作...
在最新一期《中国科学院院刊》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傅伯杰,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学者刘焱序、王帅,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学者宋俊峰,鄂尔多斯市国际荒漠化防治技术创新中心学者李泽江等撰文认为,中国荒漠化扩展的态势已经得到基本遏制,科学改善荒漠化地区...
1月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做客我校“大师讲堂”,在闵行校区河口海岸大楼A304会议室做题为“地理学的灵魂”的学术报告,讲座由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敏教授主持,江西师范大学林珲教授、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
2月15日,应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的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研究员到亚热带生态所开展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黄河流域人地系统耦合与人水关系演变”的学术报告,亚热带生态...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员、博导 2001-02~2008-11,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局长、研究员、博导 1996-09~2001-0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副主任、研究员、博导 1994-09~1996-08,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员 1993-02~1994-08,比利时Leuven大学土地...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团队在ESE上发表了题为“Optimizing SoilConservation Through Comprehensive Benefit Assessment in River Basins”的论文。文章提出通过土壤保持服务流概念,可以实现不同地点土壤保持服务价值供给和受益量的场内和场外综合评估,以指导区域土壤保持措施的规划和制定。研究团队构建了土壤保持...
文|傅伯杰(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者按 6月7日,2022年全国高考正式开始。据教育部消息,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达1193万人,比去年增加115万人。 时至今日,对很多人来说,高考仍然是人生命运的重要转折点。 作为我国恢复高考后的首届考生,中科院院士傅伯杰曾在《中国科学报》撰文回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