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白喉棒状杆菌,假白喉棒状杆菌(C.pseudodiphtheriticum)为寄居于人类鼻腔和咽喉部的正常菌群。据报告本菌可引起心瓣膜置修复术后的心内膜炎及肾移植病人致死性泌尿道感染。
假白喉棒杆菌是棒杆菌属中的一种,该菌是常寄生于鼻咽部的正常菌群,很长一段时间内其致病性被忽视,近来认识到少数能引起下呼吸道感染[1],有研究表明假白喉棒杆菌不仅能引起肺炎,并在不同的患病人群间传播,引起囊性纤维化的爆发流行,还可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肾移植患者致死性...
假白喉棒状杆菌治疗 假白喉棒状杆菌可以通过日常调理、局部用药、口服药物等方法来做治疗,能够达到改善疾病的效果。 1、日常调理:日常生活当中还需要做好局部的调理工作,要以清淡和消化的饮食为主,尽量避免吃一些辛辣刺激性比较强的食物。 2、局部用药: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使用西瓜霜喷剂、口腔溃疡、冰硼散等药物来做...
假白喉棒状杆菌感染一般是比较严重的,可以配合医生进行积极的治疗。 假白喉棒状杆菌主要是寄生于人类鼻腔、咽喉部的正常菌群,如果宿主的免疫能力低下,也有可能会产生致病菌,可能会导致局部的急性炎症,引起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如果病情没有得到及时控制,也有可能会引起全身中毒反应。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
二、假白喉棒状杆菌的致病性 白喉杆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腔内,经飞沫或污染物品传播。 细菌感染机体后,在鼻、咽粘膜上繁殖并分泌外毒素。局部由于细菌和毒素的作用,渗出的纤维素和白细胞及坏死组织凝固在一起,形成灰白色膜状物,称为假膜。由于咽、喉、气管粘膜水肿及假膜脱落,可引起呼吸道阻塞,甚至造成窒息死亡...
白喉棒状杆菌俗称是白喉杆菌,主要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通常患者的咽喉部会出现灰白色的假膜。
假白喉棒状杆菌 一、临床意义 存在于患者鼻咽腔粘膜。传染源为患者及带菌者,随飞沫或污染的物品传播,感染后在鼻咽部繁殖,产生外毒素致病,引起局部炎症,形成灰白色膜状物,称为假膜。若伪膜脱落气管内,即可致呼吸道阻塞窒息,成为致死原因。本菌不侵人血流,但外毒素吸收入血造成毒血症。白喉毒素具有强烈细胞毒作用...
病情分析:假白喉棒状杆菌的话,一般来说对于青霉素类的抗生素是敏感的,比如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等,另外...
4.2.2假白喉棒杆菌 4.2.2.1形态:G+粗短杆菌,多形性不明显,染色均匀,少有异染颗粒。 4.2.2.2培养:在血平板上35℃培养18-24h,形成中等大小、灰白色、不溶血菌落 4.2.2.3生化反应:触酶(+) 4.2.2.4鉴别要点 4.2.2.4.1特征:G+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