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率先研发倾转旋翼载人eVTOL的科技企业,上海时的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的科技)自主研发的E20 eVTOL具备速度快、载重比大、成本低等特点,是目前发展低空经济的核心产品之一。时的科技创始人兼CEO黄雍威在航空业从业超过20年,其曾为空客中国总工程师,他对载人eVTOL产业有深刻理解。关于eVTOL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2. 复合翼构型的i-EVTOL、ET480 相比商飞上飞院,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简称“商飞北研中心”)在eVTOL研发上力度更大。2020国际电动航空论坛期间,商飞北研中心预研总师杨志刚首次公布了商飞北研中心正在研制...
Archer航空的电动飞机起降 (eVTOL) 飞机“午夜”已完成首次过渡飞行,成功从垂直起飞转为机翼飞行。此次飞行于2024年6月8日在加利福尼亚州萨利纳斯的Archer飞行测试设施进行,午夜的速度超过100英里/小时,然后安全着陆。尽管此次飞行代表了午夜的首次倾转过渡飞行,但Archer最初在2022年11月使用其较小的全尺寸eVTOL飞机...
「蓝霄航空」成立于2024年6月,目前专注于大型增程式倾转旋翼eVTOL飞行器的研发和制造。蓝霄定位是“全国首家增程式倾转旋翼eVTOL飞行器制造商”,致力于重构航空货运市场, 打造高时效的低空直航货运网络, 推动航空制造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蓝霄航空」创始人兼CEO王刚表示,公司采用“先货后人”的...
在eVTOL这个全新的高科技赛道,不同的eVTOL科技企业采取不一样的技术路线和构型选择。目前,在载人eVTOL领域最为常见的三种构型分别是多旋翼、复合翼以及倾转旋翼。我们将目前国内外eVTOL赛道头部的头部企业基本情况都做了梳理,详见下图:一、海外eVTOL上市企业和新玩家都选择倾转构型 目前海外优质的eVTOL企业都是倾转构型,...
近日,倾转涵道翼eVTOL整机设计制造商天翎科(INFLYNC)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轻舟资本领投,上海天使会会员跟投。据了解,本轮融资将支持INFLYNC L600原型机的研发、制造和测试。天翎科航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0月,核心团队来自中航工业、中国商飞、宁德时代、Alef Aeronautics、博世等国内外...
6月20日电,记者从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获悉,西北工业大学发布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最新成果。该飞行器可垂直起降,无需机场跑道。安全性极高,在部分旋翼失效情况下依旧可以安全飞行。运行噪音极低,起隆噪声低于城市背景噪声,远低于直升机噪声。首创三翼面六旋翼全倾转旋翼气动布局,飞行效率高更省能。是中国...
北京时间2025年4月21日(美国加州4月20日) — AIBOT今日宣布,其全球首个商业化八轴倾转旋翼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器已顺利完成预量产阶段的第二轮核心测试。当前,该机型已累计完成超过200次飞行,累计测试时长突破150小时。同时,测试同步推进了自动驾驶功能的优化与验证,进一步提升了飞行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当前,eVTOL主要可分为多旋翼、复合翼、倾转旋翼等。在这其中,时的科技走的是倾转旋翼的技术路线。昆仑资本相关负责人表示,倾转旋翼构型路线能够实现航程、载荷和速度的最优化。从行业发展进程来看,目前,相关企业正推进适航审定、缩比机型试飞、供应商选择和国内外商业化探索等。适航认证是 eVTOL 商业...
近期,天翎科团队成功验证了倾转涵道翼eVTOL由垂直起飞到巡航平飞的姿态转换过渡飞行。 这是天翎科团队迈向全尺寸工程样机开发道路上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国内首架、全球第二完成过渡飞行的倾转涵道翼eVTOL。 天翎科团队多年坚持倾转涵道翼eVTOL开发,2024年已完成了三轮缩比验证机的设计迭代和两次风洞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