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副教授 1992年,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 1993年,组织创办《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组织参加国内最大的环境评价项目投标并中标 1994年,被北京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获国家教委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中青年人才基金 1995年,创建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主持我国...
倪晋仁谈起这个时期的苦乐:“自己本来是研究水利工程的,轻车熟路,顺风顺水,但偏偏对自己并不熟悉的环境工程产生了兴趣,从此走上了一条艰难的创业之路,几乎将过去的优势清零。”事实上,他在1992年就被北京大学破格聘为教授,同年获得钱宁泥沙科学奖,1994年...
2024年8月8日,北京大学倪晋仁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Unveiling the unknown viral world in groundwat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地下水中未知的病毒世界和与甲烷、氮、硫、磷循环相关的辅助代谢,强调了地下病毒圈在病...
在这个过程里,倪晋仁考虑筹办北京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学科创建的过程,可谓举步维艰。“不仅软硬件都跟不上,就连北京大学是否应该发展环境工程学科,在认识上也有很大分歧。”回忆起1995年组建环境工程研究所的经历,倪晋仁感叹不已。在时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王义遒等校领导的支持下,1995年,他主导组建了北京大学环境工程...
倪晋仁,1962年8月生于山西山阴安荣村,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1982年,倪晋仁毕业于武汉大学水利学院治河专业,随后在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分别在1985年和1989年获得。1991年,倪晋仁在北京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他曾作为访问学者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土木工程系...
北京大学倪晋仁团队揭示地下水中丰富的病毒世界,建立首个宏基因组目录 病毒在地下领域一直是个未知的生物实体。近日,北京大学倪晋仁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布了一项重要研究,揭示了地下水中隐藏的病毒世界,并探讨了与甲烷、氮、硫、磷循环相关的辅助代谢。这一发现强调了地下病毒圈在病毒生态学中的不可或...
2016年7月28日,南方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世界大河研究所"启动,倪晋仁和郑春苗作为该所的共同负责人。 2017年5月6日,在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金花校区举行王光谦、胡春宏和倪晋仁院士联合工作室签约及揭牌仪式 。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两相流基本理论及其在动力地貌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研究,重点研究高含沙固液两相流...
在国际交流方面,他于1998年至1999年在牛津大学担任访问学者,拓宽了视野,深化了对环境工程领域国际前沿动态的理解。2002年,他进一步组建了环境工程系,为北京大学环境工程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倪晋仁的个人履历展示了他深厚的学术背景、卓越的科研成就以及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他在中国...
2024年8月8日,北京大学倪晋仁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Unveiling the unknown viral world in groundwat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地下水中未知的病毒世界和与甲烷、氮、硫、磷循环相关的辅助代谢,强调了地下病毒圈在病毒生态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