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倪元璐作品,大多彰显出老拙之意态,表现出稚拙之趣。由于晚明尊碑意识产生,对倪元璐书风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致使倪元璐对二王帖学的传统模式由亲和到冷落再到反叛。同时,也使明代书法从优美走到了壮美。 “拙”,与工巧相对应,不求工稳平整、精美与含蓄的美。...
就倪元璐草书来看,我们也能够到二王、张旭、孙过庭、黄庭坚、祝允明、徐渭等草书大家的影响。由此我们也可以明白这样的道理:任何艺术上的创新,都需要具备极为深厚的古典传统功底。具体到书法上,则是需要我们去临写大量的古代法帖。03 从整体上看,倪元璐的书法风格与黄道周更接近一些,与王铎的风格距离更大一些。然而...
明代后期流行一种大行距的章法,董其昌、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都将此作为自己竖幅作品的主要形式。《倪元璐把酒漫成诗轴》运用这种章法时,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点。他的作品中某些字上下相触,某些字相互穿插,某些字上下端平行贴近。这些地方形成的紧密衔接,使作品中字距与行距的对比更为强烈。倪元璐的作品不适宜作为...
首届“倪元璐”全国行草书大赛评审揭晓 2023年9月21日—22日,首届“倪元璐杯”全国行草书大赛评审在绍兴上虞举行,本次大赛共收到投稿作品3083件。投稿前五名的省份分别是:浙江1267件、广东216件、江苏154件、山东146件、江西115件。本次参评作品通过初评、复评、终评、评奖四个环节评审,共评出入展作品294件。其...
倪元璐《草书五言律诗轴》这是一件倪元璐典型风格的行草条幅作品。倪元璐条幅作品往往行书、草相间,不刻意突出单件作品中草书或行书的书体独立性,这在明末诸家中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随机变易处理方式给了书写过程中更大的自由度,而倪氏单字字形处理的极力牵引,而行气摆动上克制的独特方式,形成了整体平和疏朗而局部...
倪元璐草书的用笔、结字、章法、气质 倪元璐的草书风格独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用笔特点:以颜真卿草书用笔为主,笔力遒劲,骨肉停匀,善用圆笔绞转,笔画粗细、字距松紧与墨色干湿相关,浓处有涨墨感,渴处飞白飘忽,常以生宣书写,更显自然率性、力透纸背,如《题画石》等作品,其笔画的质感和墨色变化丰富。
根据卷后的自题,倪元璐曾得到友人赠送的双鹤,一日在园中看到鹤翩翩起舞,于是兴致大发,挥毫书写了《舞鹤赋》。倪元璐的书法作品大多署名“元璐”,不记年份。根据题跋“予承乏南雍”和《倪元璐年谱》,推测这幅作品创作于崇祯二年(1629年),当时倪元璐三十七岁。
倪元璐的好多酬赠对象都无从可考,称呼别号也是五花八门,若是诗文书画方面的大方之家不至于在史册中籍籍无名。若从这个角度审视,倪氏似乎也是有意将自己的书画作品和文艺追求传之于世的。结语 近年来,(传)倪元璐草书《祝寿诗册》随着各类印刷出版及网络传播,逐渐被书法业内人士所熟知并研习,几乎已在书法界...
倪元璐书法。倪元璐 草书轴#写字是一种生活 #笔墨当随时代 #dou来秀书法 #抖音书法热门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 李星琪于20240616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80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