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气 候气是在针入穴位后用较长时间的留针来促使“气至”的一种方法。 【候气】 针法名词,语出《素问.离合真邪论》。就是在针入穴位后用较长时间的留针来促使“气至”的一种方法,属于针法中补法的一种。此法多用于身体虚弱,不适宜接受较强刺激手法的病人。
候气针灸法——《内经》针灸补泻法 下载积分: 2990 内容提示: 候气针灸法——《内经》针灸利、泻法黄建业(广东省封开县中医院,广东526500)候7i针灸法,属《内经》针灸补泻法范畴,是中医传统针灸的主要或者基础手法。本针灸法,辨证是基础,候气是关键,补与泻在于调节进退针的快与慢。自汉以后,历代针灸大家都...
首先,以人迎寸口脉诊法为其主要的辨证分经方法,从而确定针灸选穴处方:然后,针下辨别邪正,再行泻法或补(导)法以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文中并列举了本人运用候气针灸法进行补正泻邪的例子加以证实。关键词:针灸辨证针灸疗法候气心得体会“候气针灸法”(注1)是广东省名中医、佛山市中医院外聘针灸专家黄...
拨法 刮法 (4)盘摇法 盘是将针进到地部(穴的终点或筋骨之间),候气至,然后提至人部(穴的中层或肉内)或天部(皮下),将针搬倒,与皮肤呈45°角,似推磨式地缓慢旋转,一般不要超过3圈;摇是针下得气后,向左右似摇铃式地摇转,转动多在180~360°之间,使针孔开大,一般不超过3遍。二者的作用在于使感觉扩散...
答曰:“用针之法,候气为先,须用左指,闭其穴门,心无内慕,如待贵人,伏如横弩,起若发机;若气不至,或虽至如慢,然后转针取之。转针之法,令患人吸气,先左转针,不至,左右一提也。更不至者,用男内女外之法,男即轻手按穴,谨守勿内;女即重手按穴,坚拒勿出,所以然者,持针居内是阴部,持针居外是阳...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10金币=人民币1元) 候气针灸法_内经_针灸补泻法.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候气针灸法_内经_针灸补泻法.pdf , 5 2 6 50 0 ( ) , , , , , , , , , , , 06 , , , , , , 03 , , , , , , , , ...
收藏 分享 下载 举报 用客户端打开
候气针灸法,属《内经》针灸补泻法范畴,是中医传统针灸的主要或者基础手法.本针灸法,辨证是基础,候气是关键,补与泻在于调节进退针的快与慢.自汉以后,历代针灸大家都重视并实践候气针灸补泻法,至明代仍英才辈出,但自清以后则逐渐淡薄了,至近代,能以候气针灸治病者,已渐少见了.60年代初,得当时广州中医学院针灸教...
___候气是将针留置于所刺腧穴之内,安静地较长时间的留针,亦可间歇地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催气手法,直待气至之谓。《针灸大成》指出,“用针之法,以候气为先。”说明候气法在针法中的重要性。《素问·离合真邪论篇》说:“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这就提示了,当针刺不得气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