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胝见状,以刀断其手指,童子痛哭而去。然而,在他转身离开之际,俱胝又召他回来,童子回头的一瞬间,俱胝再次竖起一根手指,童子顿时领悟了其中的深意。在临终之际,俱胝告诉众人:“我所得的天龙一指头禅,足以让我一生受用。”说完便圆寂了。【无门曰】俱胝和尚与童子所悟之处,并非仅仅在于那根手指。倘若能...
就在临行前的一天夜里,俱胝和尚梦见山神对他说:不需离开此山,即将有大菩萨来为你说法。于是俱胝和尚就留在草庵中苦苦等候,终于在等到第十天的时候,一位天龙法师来到他的草庵。俱胝和尚于是把前面的事一五一十告诉天龙法师,并诚恳求教天龙法师该如何应答。然而,天龙法师听罢,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对着俱胝和尚竖起...
在史籍中,俱胝和尚除了因一指禅而有名之外,还有“俱胝诵咒”的传说。据说,“俱胝祇念三行咒,便得名超一切人”的传说,说明俱胝和尚还因为他的持咒而著名,而且有颇高的成就。据推测,俱胝和尚的名号,缘自他一直唱颂“准提观音咒”,该咒中有“俱胝”的发音,因此他被人称为“俱胝和尚”。 俱胝一指禅的大致内容...
天龙法师听后默然不语,只是竖起一根指头。这一简单的动作却让俱胝和尚豁然开朗,他终于大彻大悟!此后,俱胝和尚继续在灵石山潜心修行。每当四方云游的僧侣前来请教佛法时,他总会伸出一根指头来解答,这一独特的做法逐渐让他声名远扬,被尊称为“俱胝一指”。后来,俱胝和尚收了一个小徒弟。小徒弟常常在一旁观摩师...
俱胝和尚只要有人来向他请问禅法的话,他就只举起一个手指头,后来有一个小沙弥经常看到有人问俱胝和尚的时候举手指头,他也有样学样。俱胝和尚不在的时候,人家来问,他也照样依葫芦画瓢,也竖一个手指头。俱胝和尚听人家说起这个事情,俱胝和尚拿着刀就把手指头割掉了。小沙弥大声哭叫着跑了。俱胝和尚又叫他过来...
第十九则 俱胝一指 【正文】俱胝和尚,凡有所问,只竖一指。 【解】俱胝和尚开悟后,毕生凡有人前来询问有关第一谛之事, 他皆竖起一指作答。时人少有人会入。 【析】俱胝一指到底是表达什么法义呢?无非就是天下天下, 万事如一,一即万事,事事一合之相也!你问第一谛西来意何在?他就在这个指头上(一切...
闹市里释提洹因,百草头俱胝和尚。出自:[宋代]释正觉所作《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衲僧顶相》 拼音:nào shì lǐ shì tí huán yīn , bǎi cǎo tóu jù zhī hé shàng 。 诗句:闹市里释提洹因,百草头俱胝和尚。 繁体:鬧市裏釋提洹因,百草頭俱胝和尚。 翻译:闹市里择帝于是,百草头都磨出了厚厚...
从此以后,前来参学的人,凡有所问,俱胝和尚都竖起一个指头来接引,没有什么其他的言语提唱。当时,俱胝和尚手下有位供过童子(又称供过行者,寺院过堂或上供时,专门负责分配饭羹茶果灯香花烛的行者),生得非常机敏录利。他经过长时间的暗中观察,发现俱胝和尚接引所有的信众,都竖起一个指头,因此他觉得接引...
“百草头俱胝和尚”出自宋代释正觉的《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百草头俱胝和尚”全诗《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代 释正觉衲僧顶相,不可近向。俯而九渊之下,仰而重霄之上。以法界为疆,以虚空为量。闹市里释提洹因,百草头俱胝和尚。《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释正觉 翻译、赏析和诗意《禅人并化...
当晚山神告知:“不须离此,将有肉身菩萨来为和尚说法也。”果然,天龙和尚到来,俱胝和尚迎礼并陈述前事。天龙和尚竖一指示之,俱胝和尚当下大悟。自此凡有学者参问,俱胝和尚唯举一指,无别提唱。📜 有一供过童子,每见人问事也竖指祇对。人谓俱胝和尚曰:“和尚,童子亦会佛法,凡有问皆如和尚竖指。”一天,俱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