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朱熹对“修道之教”的解释。语出朱熹《中庸集注》:“修,品节之也。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圣人因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则谓之教,若礼、乐、刑、政之属也。”品节之,按素质而加以评价,并规定什么是人应该做的。
个人翻译:人与物各自遵循他们自然的天性,那么日常所用的事物,没有不各自恰当的施行自己的道路,这就是所谓的道,修行,品德节操啊。
是则所谓道也。修,品节之也。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圣人因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则谓之教,若礼、乐、刑、政之属是也。”在朱熹看来,人与物由于气禀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因此有可能背“道”而行;圣...
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1〕;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2〕;勇胆猛戾〔3〕,则辅之以道顺〔4〕;齐给便利〔5〕,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6〕,则廓〔7〕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8〕,则抗〔9〕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10〕之以师友;怠慢僄弃〔11〕,则炤〔12〕之以祸灾;愚...
一名莹,一名地节,一名玉竹,一名马薰。生太山山谷及丘陵。立春后采,阴干。畏卤咸。案《本经》有女萎无萎蕤。《别录》无女萎有萎蕤,而为用正同,疑女萎即萎蕤也,惟其根似黄精而小异。服食家亦用之。今市人别用一种物,根形状如续断茎,味至苦,乃言是女青根,出荆州。今疗下痢方,多用女萎,而此都无止泄...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编辑本段]【注释】 1、永和:晋穆帝年号,345—356年,上已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支遁等名士共四十一人在兰亭集会,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2、会(kuài)稽:郡名,包括今...
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时仁宗更用大臣,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小人所好者利...
从儒家的观点看,作为古代官德政德内容的“廉”,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在传统士大夫自我修身方面的内在德性要求,即“廉耻,士君子之大节也。”(欧阳修《廉耻论》)廉,德之节也,是指人的气节高尚,品行廉洁。廉作为一种被儒家推崇的道德力量,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是能够产生促使人们积极向上的力量,它所包含的忠诚、公正...
子思说“圣人敷教以化天下,教又何由名也,盖人之性,道虽同,而器禀不齐,习染易坏,则有不能尽率其性者,圣人于是因其当行之道而修治之,以为法于天下,节之于礼,和之于乐,齐之于政,禁之以刑,使人皆尊道而行,以赋其性,亦只是即其固有者裁之尔,而非有所加损也,所以说修道之谓教″。所以说教修乎道,...
题目 以下对词的释义正确的是()。 A. “品节斯”中“品”:众庶也 B. “品节斯”中“节”:竹约也 C. “凡肉脩之颁赐,皆掌之”的“脩”:脯也 D. “修道之谓教”的“修”:修理答案答案:“品节斯”中“品”:众庶也#“品节斯”中“节”:竹约也#“凡肉脩之颁赐,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