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者的道德经》由百灵悦颜创作,目前已更新102个节目,包含《修行者的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修行者的道德经》第八十章、《修行者的道德经》第七十九章、《修行者的道德经》第七十八章、《修行者的道德经》第七十七章等内容。用声音分享人类智慧,用声音服务美好生活,
8《修行者的道德经》 第七十四章(道行篇) 9《修行者的道德经》 第七十三章 (道性篇) 10《修行者的道德经》 第七十二章 (道行篇) 11《修行者的道德经》 第七十一章 (道行篇) 12《修行者的道德经》 第七十章 (道行篇) 13《修行者的道德经》 第六十九章 (道行篇) 14《修行者的道德经》 第六十八章 ...
《道德经》这本书,可不是给普通人看的。对于那些正在修行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一本教科书。老子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我们能效法天道,学习天地之间的道德,最终回归大道。 天道的智慧 🌸老子首先讲述了天道的特点。天道生养了万物,却不占有、不主宰、不执着,所以它能天长地久。就像天父地母一样,它们不占有...
《道德经》并非普通凡人所能轻易领悟,但在修行者眼中,它却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通向大道的道路。🌈老子在书中首先阐述了天道的本质,即生养万物而不占有,不主宰万物,不执着。这种天道的智慧,正是修行者所追求的。🌱修行者效法天道,学习天地之道德,最终回归大道。他们对待万物,如同对待过客,不占有任何东西。🏠他...
修行者在『筑基、炼药、过关、养胎』此时以达到『婴胎』显像阶段,这也是修炼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是需要在丹药的供养下温养,因为『婴儿出胎还没有养成,这时很容易受到外界惊扰,无论尊崇和侮辱只要『着相』就会惊扰。 《楞严经》讲;『摄服其心...
比如教小学生我们首先自己要变成小学生,语气行为与小学生一样,这样可以接近,这是善建者不拔的真意。 我们的心是一条道,心开道就开,心卡道就卡,上下合并为正,上下不合为卡。往往精明的人会被精明反噬。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聪明难有,糊涂难,有聪明转入糊涂更难,进一步退一步,当下心安,不求来世之福报也。不求...
《道德经》虽然字数较少,却博大精深,古代修行者循道而修,不能精通其理时,并不能解道;当精通其理时,身与道合,无为处之,并不随意言道。所以很少有修行者解道的文字流传下来,就连《道德经》原本也是老子西出函谷关之时,县令尹喜跪拜在地留住他,一定请他留下一部著作,才有了五千言《道德经》。
修行者,要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之静,即为虚静,唯有虚静,才能体悟大道的静。真常之静,即为虚静,唯有虚静,才能体悟大道的本体而...
花棉袄的书房2018-12-17 刘金胜无有入无间2018-04-28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查阅以下相关章节快速进入) 前言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1、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译文:古代运用天道自然修行的人士,运化于小的、微妙的而又能通达大的天道自然,道法之深不能相识。正是因为不能相识,所以也只能勉强的形容一下他的情形。 解析:古代修道的人掌握着天道玄机的变化,他们深厚的修为层次我们是不可能真正的了解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