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药山禅师偈》是唐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李翱题赠给药山禅师的一组诗作。该诗表达了诗人对药山禅师深厚的佛学修养的赞赏和钦佩之情。作品原文 赞药山禅师偈 【其一】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其二】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
“云在青天水在瓶”以云和水为喻,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然状态。云在青天自由飘荡,象征着无拘无束、高远超脱的境界;水在瓶中安静存在,则代表着内心的平静、内敛与自知。而“修得身形似鹤形”则通过修炼身形,使之如鹤般飘逸、灵动,进一步体现了对高洁、超脱精神境界...
其实,这不只是一句美文,也是一句哲理诗。原诗的作者为唐朝的文学家、哲学家李翺,全诗如下:“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这首诗写的是这么一件事,说李翺为朗州(今常德)刺史时,前往澧州参会药山惟俨禅师,他问禅师:“如何是道?”药山指指上面,指指下面,然...
练的身形似鹤行,云外青天水在瓶的意思 练的身形似鹤行,云外青天水在瓶。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它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景象,一只鹤在云外飞翔,一瓶清水安静地放在一旁。这个景象让人感到宁静和美好,也让人感到身心舒畅。 这句诗中的“练的身形似鹤行”是在形容一个人的身形,让人想到了鹤这种...
云在青天水在瓶,是出自李翱《赠药山高僧惟俨(其一)》中的诗句。典故 《宋高僧传》卷十七记载:“(翱)初见俨,执经卷不顾,侍者白曰:‘太守在此。’翱性褊急,乃倡言曰:‘见面不似闻名。’俨乃呼,翱应唯。曰:‘太守何贵耳贱目?’翱拱手谢之,问曰:‘何谓道邪?’俨指天指净瓶曰:‘云在青天水...
我来问道无馀事,云在青天水在瓶。子昂为中庭老书。 末识:“子昂为中庭老书。”有“张珩私印”、“博山”、“潘厚审定”等藏印。作品未见著录。 此为赵孟頫书自作七言绝句一首,诗中“云在青天水在瓶”一句借用了唐代朗州刺史李翱向禅僧药山惟俨请道的故事。药山以手示上下,并对李翱说:“云在天,水在瓶...
意思是:我亲自去拜见高僧,高僧却对我不予理会,用手指指天空,又指指净瓶,只说了一句“云在青天水在瓶”。原来真理就在青天的云上,瓶里的水中。出自:唐代文学家李翱赠与药山惟俨禅师的组诗《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全诗为: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霄水在瓶...
朝代:唐朝|作者:李翱|类型:写水写云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树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炼得身形似鹤形, 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话, 云在青天水在瓶。 这是一首典型的七言绝句,其艺术性也比较高。短短28个字,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涵。
炼得身形似鹤形是唐代李翱写给高僧惟俨的。出自《赠药山高僧惟俨》,全诗是:炼得身形似鹤形 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方云禅画 李翱禅话 方云禅画 李翱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