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给出的答案是“修己以敬”,这四个字算是儒家修行的要诀,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修己,一个是敬。修己,说的是道不外求,需向内求索,就是前面反复提到的搞自己。敬,简单理解的话,可以说是恭敬、诚敬,包含严肃、庄重、守礼等;深刻体悟的话,对天、对地、对人、对万物,那种抽象的感觉包罗万象...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安人:使別人安乐。安百姓:使百姓安乐。病:这里有“难“的意思。诸:“之于”的合音。译文为:子路问怎样做才...
原文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译文子路请教君子的道理。孔子说:“提高自身修养以达到严肃恭敬。”子路说:“就这样就行了吗?”孔子说:“提高自身修养以使周边的人安乐。”子路...
“修己以敬”,是君子立身处世的根本。一己不修,岂能安人、安天下?“修己以安人是君子修己的目的。孔子认为,修己不是目的,通过修己以安百姓,通过修己获得人生境界的提升,从而更好地造福于他人,造福于百姓,造福于社会,这才是目的。孔子说,“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不仅是仁人情怀,而且是圣人境界,可见在孔子的...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天下》“修己以敬”的意思是通过修养自己来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修己以安人”即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安乐;“修己以安天下”是指修养自己进而使天下百姓安乐。这一理念出自《论语》,反映了儒家对于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关系的深刻思考。《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孔子,...
出淤泥而不染【出处及释义】孔子云:“事思敬,执事敬,修己以敬。”指尊敬自己的工作,做好自己的工作,慎重地修养品德,以更好地尽职工作。【解悟】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
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1)。”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2)。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3)诸(4)?”【注释】 (1)安人:使上层人物安乐。 (2)安百姓:使老百姓安乐。(3)病:难,不易。(4)诸:代词,相当于“之”,这里指修己以安百姓,作宾语。【译文...
王阳明认为,个人的修养并非是为了独善其身,而是要通过修己以达到安人、安天下的目的。当一个人通过修己以敬,使自己的内心达到了纯净和光明的境界,其道德的力量就会自然而然地影响和感化身边的人。在家庭中,能够以仁爱之心对待家人,使家庭和睦、幸福;在社会中,能够关心他人的疾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
【原文】子路①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②犹③病④诸⑤!” ①子路:仲由,季路,字子路,孔子弟子。性情刚直,好勇尚武;②其:恐怕,大概;③犹:尚且;④病:苦恼,困恼;⑤诸:兼词,用于句末,相当于“...
《论语正义》曰:“修己”者,修身也;“安人”者,齐家也;“安百姓”,则治国平天下也。凡安人、安百姓,皆本于修己以敬,故曰“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论语或问》曰:盖所谓“修己以敬”者,语虽至约,而所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举积诸此。及其至,则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