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自修因证果”出自宋代释倚遇的《偈二首》。“妄自修因证果”全诗 《偈二首》宋代 释倚遇 法昌今日开炉,行脚僧无一个。唯有十八高人,缄口围炉打坐。不是规矩严难,免见诸人话堕。直饶口似秤鎚,未免灯笼勘破。不知道绝功勋,妄自修因证果。《偈二首》释倚遇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偈二...
意思是说,尽管省委猕猴,只要跟着禅修之人打坐,终有一天也能证悟因果;身为女子如果能笃信佛法,就能够踏入修道之门。修因证果的整个的过程,众生平等,众生皆有佛性,都是具备在定慧之中。定慧具备了,一切都具备,一切众生皆可证果。 如果离开了定慧、除去了定慧,凡夫就是凡夫,就无法证果,没有办法讲修证、没有办法讲...
修行就是这么一个带果行因、修因证果、自利利他的过程 (摘自印广门清法师《楞严经讲记》之第五卷) 又于自心现大圆镜:前面讲了大圆镜智,它能包容十方法界,无量法门无所不照,而且还有分别功能。这实际上就是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大圆镜智一般的是如来果地功德,而十地以上的菩萨就能视同于如来果地的功德。 内...
面对一切事情,心中没有事情,没有事情而又能应机应缘处理好一切的事情,在处理事情的同时,明白还是没有事情,也就是说达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就是修因证果。 修因,一定要彻底放下自我的身心,让自己自我的执着全部打消,这是必须要落实的一个过程。并不是说明白了道理就不用彻底放下了,明白道理正是为了彻底放下...
卷四64:带果行因,修因证果,全性起修 2024-06-22 10:46:0205:21 70 所属专辑:《楞严经》印广法师版本 姿雅心香诵读 (完整版) 喜欢下载分享 声音简介用一心三藏这个大法,化去我执,化去我们的烦恼习气,化去邪知邪见,化去生死轮回,而成就佛菩萨的那种法、报、化三生妙用现前...
38《楞严经》卷四 带果行因,修因证果! 6010 2018-02 3 39《楞严经》卷四 眼睛、耳朵、鼻子等是怎么形成的? 6098 2018-02 4 40《楞严经》卷四 击钟验常,引梦验常! 5657 2018-02 5 41《楞严经》卷五 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 6217 2018-02 ...
从自力修因证果的通途教法来看,功德甚深的大菩萨方能见到殊妙的道场树,少功德者(即未证无生法忍者)没有修集见佛的福慧之因,便见不到道场树。 比如释迦牟尼佛住世教化众生,众生随着各自的业力所见到的佛身...
势至菩萨德无疆,辅弼弥陀作慈航。救苦直同观自在,导西不异普贤王。修因遍用根尘识,证果俱获圆通常。摄念佛人归净土,此恩永劫莫能忘。 大势至菩萨与观音菩萨在型制上极为相似,只是观音菩萨头上肉髻中有一尊佛像,大势至菩萨头上则戴着一个宝瓶。手中所持法物,观音菩萨持净瓶,大势至菩萨持莲花。大势至菩萨在...
读延寿禅师开示,领悟“众生皆有佛性”,修因证果都在定慧中 | 文 青衫文斋 唐末五代时高僧延寿禅师,将密教的密行及法相、三论、华严、天台等诸学说,与净土理论折衷而综合为一,开历史之先河,启迪了后来佛门诸宗并合修学的端倪。延寿禅师说,禅修要时时刻刻保持灵台清朗明照,不要被外缘蒙蔽,不要受境界影响,时时...
佛说三藏教,谓诸修行人修因证果,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的时期,才能成功。独禅门修证很快,可以“不历僧祇获法身”,两相比较,前者要经千辛万苦才能成功,真是为难;后者只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当下顿断无明,就可立地成佛,快得很!其实条条蛇都会咬人,不论小乘大乘,渐教顿教,想真正到家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