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信,所要遵守的诺言;近,符合;义,《礼记·中庸》:“义者,宜也”,依然是符合于礼;复,实践诺言,朱熹《论语集注》:“复,践言也”,正是此意.“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之意就是:所守的诺言如果符合于义,那么所说的话就能够兑现.我们换一种说法就是:言之和义,始可信矣. ...
意思是:有子说:“所守的诺言如果符合于义,那么所说的话就能够兑现。”出自《论语·学而》,《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原文: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意思 答: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意思是:如果言语表达的符合义,那么这个言语就应该守信。如果不符合义,这个言语是可以反复的。也就是说,不合宜的,可以不必守信,合宜的才守信。©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 百度营销 ...
”译成白话的意思是:荀息说:“我和先君王说过了,不可以背叛。(难道)能够想要收回诺言而爱惜自身吗?(坚守承诺)虽然没有益处,但又怎么可以回避呢?”可见,古人为了遵守诚信,即便知道终将一死也不“复言”,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有子在本章有“言可复也”一说呢?这就缘于前提条件“信近于义”。根据上述...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大意是说,承诺合乎义理,那么我们说过的话就能够兑现。 如果我们当初承诺天花乱坠、不合乎常理、不合乎义理,那么未来想要兑现承诺是很难,甚至是不可能兑现的。所以我们作出承诺的时候,就要考虑自己的承诺是否...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出自《论语·子路》,原文是“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这句话阐释了诚信与语言表达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诚信的重要思想。它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体会。 “信近于义”强调了诚信与正义之间的紧密联系。 “信”是指诚实守信,...
总的来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行为力量,它体现了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和社交价值。只有我们始终坚守信用和诚信,注意我们言行中的可信度和可复现性,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因此,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品质和素养,不断发现和修正自己在...
【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①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②不失其亲,亦可宗③也。” 【注释】①复:实现。②因:依靠。③宗:可靠。 【译文】有子说:“信誉符合道义,才能兑现诺言;恭敬符合礼法,才能远离耻辱;任用可信赖的人,才会取得成功。” ...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复:实践,履行之意;远:动词,使之远离;因:这里是依靠的意思;宗:本源,本主;可宗就是可以尊崇、依靠的意思。直接翻译过来就是: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这样的言辞才能执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就可以避免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