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解受持”是佛教修行中的四个重要阶段,这四个字涵盖了从信仰到实践的全过程,具体来说: 信:指对佛法的信仰和接受。这是修行的基础,要求信徒深信佛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佛陀的教诲产生坚定的信心。只有真正信仰佛法,才能够进一步去理解和实践。 解:指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在信仰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思考,深入...
信解受持 什么意思,本视频由艺术融合提供,0次播放,好看视频是由百度团队打造的集内涵和颜值于一身的专业短视频聚合平台
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佛也说过:“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
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男子,无上妙觉,徧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差别...
《御録經海一滴》,彼諸衆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爲隨順覺性。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衆生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及大菩薩,植衆德本,佛説是人名爲成就一切種智。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言:善男子,無上妙覺。
信,相信。解,了解。受,接受。持,应用。从相信一个人说的话,到了解他说什么,到接受他说什么,到能够应用他教给你的。这既是佛教对人学佛的高度概括,也是日常人们成功的学习过程。信为道源功德之母。解是悟佛之见 入佛之见从师所学曰受。解义修行曰持信出生一切诸佛。解受持皆依信而生。
前面说了,因为因缘善果而得以看到听到并信解受持《金刚经》,他已经是菩萨了,第三品说过“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反过来理解,无相即是菩萨。而第四品说过“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佛的开示,环环相扣,清晰明了,诸位菩萨明白了吗?学佛要参,静下来用心思量,就融会贯通...
第一个“信”,是相信。哪怕我们暂时还不能够理解、接受、奉持,也是可以相信先圣以及先圣教授的经典。相信,是认为先圣的教授是真实的,是正确的。先圣之所以被称为先圣,经典之所以能够流传数千年仍然散发着无穷的光芒,这一定是有原因的。历史的长河,可以去验证真伪。经典上说,信为道源功德母。因此,哪怕我们...
须菩提的心德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他说:“世尊,您所说的经典我体悟了,了解了,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稀有。”这段话的意思是,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好是佛陀入涅槃后的第五个五百年,也就是2500年后。只要有众生能听到或看到《金刚经》,并且能够信...
所以,即便做到信解,也可能有道路之分,未必受持。这就是须菩提说的,“世间一切圣贤皆因无为法而有差别。”圣贤都通无为之法,但还是有区分的。持,才是最重要的。领悟了,认同了思想,就应当修持。想明白了,才知道怎么生活,在生活中才愈发知道真理。若如同烂泥一般的生活,迷茫无知,痛苦搅扰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