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信用卡全行业的“萎缩”,既是市场环境变化使然,又是银行主动清虚的结果。发卡行应转变运营思路,强化信用卡的“入口”“平台”属性,完成对信用卡业务的再定位。(中证报)
自2020年以来,中信信用卡收入增长显著放缓,已连续三年难以突破600亿元收入大关。结合贷款余额、交易活跃度及收入三项指标的表现,中信信用卡业务陷入“规模萎缩—交易下滑—收入减少”的恶性循环。不良率持续攀升 信用卡业务的不良表现进一步加剧了中信银行的经营压力。截至2024年9月末,中信银行整体不良贷款余额为659.81亿...
那些号称中国处于通缩之中的蠢货,对社会现实一无所知,对日常消费品的价格涨幅毫无认知,却将信用萎缩当成了通货紧缩。 我再说一次,中国现在面临的是信用萎缩叠加日常消费品通胀,也就是典型的“滞胀”。不理解这一点,甚至连什么是信用萎缩都没听过的蠢货,根本无从理解中国。#通胀率#通胀通缩#通货膨胀与CPI#你了解...
近日,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各大上市银行2024年半年报披露的信用卡业务数据,发现以下三大特点:一是上半年部分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的发卡量或客户规模还在减少;二是绝大多数大中型银行的信用卡交易金额,萎缩幅度进一步扩大;三是信用卡不良贷款率普遍面临压力,反映出客户逾期情况仍在进一步增多。近年来,信用卡消费额日渐低迷...
012021年开始,中国信用卡市场步入生长“阵痛期”,持卡量、刷卡额萎缩与不良率上升同步上演。 02招商银行等银行信用卡业务疲软,流通户、流通卡减少,交易额下滑,不良率上升。 03由于近两年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以及银行过往数年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壮大掩盖了不良真实情况,信用卡贷款不良率集体“狂飙”。
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各大银行年报披露的信用卡数据后发现以下几大特点:一是2023年信用卡总量排名前列的多家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发卡量出现明显减少;二是多数银行的信用卡交易金额普遍呈现萎缩,但不同银行的信用卡贷款余额已出现分化;三是一些大行客户的信用卡不良贷款率在上升,意味着客户逾期情况进一步增多。业内人士...
MLF利率下调是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安排,通过向市场释放确定性信号,凸显政策希望尽快扭转信用体系萎缩的现状,推动信贷恢复较好增长。另一方面,也间接表达了暂时较少关注杠杆交易、资金空转、通胀压力、美联储加息等内外部约束因素。在MLF利率下调后,8月LPR也出现非对称下调,且5年期LPR超预期下调15BP。根据8月...
去杠杆、打破刚性兑付的意义并非仅仅是要承受风险,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在于信用萎缩,而且这个萎缩是自动强化,并且是倍数级别的萎缩幅度。今年以来已经共有314只、总计1933亿元债券取消或推迟发行,其中,公司债年内取消或延迟发行规模为135亿元。也就是说,违约的总额其实区区百亿,但是在债券融资领域萎缩的就达...
摘要:去杠杆、打破刚性兑付的意义并非仅仅是要承受风险,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在于信用萎缩,而且这个萎缩是自动强化,并且是倍数级别的萎缩幅度。 冉学东 去杠杆、打破刚性兑付的意义并非仅仅是要承受风险,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在于信用萎缩,而且这个萎缩是自动强化,并且是倍数级别的萎缩幅度。
1、股份行信用卡交易额萎缩 从信用卡发卡总量来看,2024年上半年,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排名前三,分别为11963万张、9666.42万张和7254.92万张,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位列后三位,分别为4645.53万张、4084.06万张和433.94万张。数据来源:各银行2024年中报。注:光大银行、平安银行信用卡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