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方法,以不同模式生物为模型研究俞立实验室发现的新细胞器迁移体(Migrasome)的机制与功能。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Haisha Liang, Xinyu Ma, Yuanyuan Zhang, Yuheng Liu, Nan Liu, Weiying Zhang, ...
2014年10月,清华大学俞立团队在Cell Research期刊发表论文【1】,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器——迁移体(Migrasome)。此后,俞立团队陆续发表了多篇论文,阐述了迁移体的产生机制,并进一步揭示了迁移体的功能,包括信号分泌、物质传输、清除损伤细胞器。 2024年12月9日,俞立团队在Cell Discovery期刊发表了题为:Packaged release an...
2014年10月,清华大学俞立团队在Cell Research期刊发表论文【1】,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器——迁移体(Migrasome)。此后,俞立团队陆续发表了多篇论文,阐述了迁移体的产生机制,并进一步揭示了迁移体的功能,包括信号分泌、物质传输、清除损伤细胞器。...
2014年,清华大学俞立团队在Cell Research期刊发表论文【1】,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器——迁移体(Migrasome)。此后,俞立团队陆续发表了多篇论文,阐述了迁移体的产生机制,并进一步揭示了迁移体的功能,包括信号分泌、物质传输、清除损伤细胞器。 2024...
2014年10月,清华大学俞立团队在 Cell Research 期刊发表论文【1】,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器——迁移体(Migrasome)。此后,俞立团队陆续发表了多篇论文,阐述了迁移体的产生机制,并进一步揭示了迁移体的功能,包括信号分泌、物质传输、清除损伤细胞器。 2024年12月9日,俞立团队在 Cell Discovery 期刊发表了题为:Packaged rele...
2024年6月25日,清华大学俞立教授团队在 Cell Research 期刊发表了题为:Localized, highly efficient secretion of signaling proteins by migrasomes 的研究论文【3】。 该研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迁移体是迁移细胞的主要分泌途径,揭示了一种之前未知的特化的、高度局部化的分泌模式,其在概念上与在神经元系统中...
迁移体(migrasome)是清华大学俞立实验室于2014年首次发现并命名的一种新型细胞器。2021年5月27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俞立课题组在Cell发表了题为“Mitocytosis, a migrasome mediated mitochondrial quality control process”的文章,系统揭示了线粒体胞吐是迁移体介导的一种全新的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能够参与调控细胞内线...
俞立,出生于1972年,于2008年9月回归中国,担任清华大学生物系的教授。他在学术道路上的旅程始于1994年,当时他在四川大学获取了学士学位。随后,他在1997年云南大学取得了硕士学位,并于2000年在北大攻读并获得了博士学位。在学术生涯早期,俞立表现出色,2000年至2002年期间,他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
2014年10月,清华大学俞立团队在 Cell Research 期刊发表论文【1】,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器——迁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