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农作用,优化‘保险+期货’”。这是“保险+期货”连续第八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所谓“保险+期货”模式,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向保险公司购买根据农产品期货价格开发的价格保险产品,将价格风险转移至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同时向期货公司购买场外期权,转移自身承担的价格风险,期...
作为“保险+期货”的首创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期货业在“保险+期货”模式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期货公司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累计出资24.81亿元支持“保险+期货”项目,占项目总保费的36.92%。同时,积极推动构建多主体金融机构合作渠道,为项目增量扩面提供资金。规模增长 财政补贴成推动力量 数据显示,最近一个...
推动将符合条件的指数基金等权益类公募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推动完善保险资金权益投资监管制度,更好鼓励引导保险公司开展长期权益投资,扩大保险资金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范围。支持具备条件的用人单位探索放开企业年金个人选择,鼓励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人探索开展差异化投资。支持各类中长期资金开展金融期货和衍生品套期保...
1、价格保护型“保险+期货”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帮助农户规避农产品价格下跌的风险,具体流程为:农户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约定在收获季节如果农产品价格低于保险条款约定的最低价格,则保险公司按约定的最低价格向农户赔付差价。保险公司再通过向期货公司支付一笔期权费买入场外看跌期权交易,将所面临的风险转移给期货公司。期...
多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人士表示,为贯彻落实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期货市场将持续完善涉农期货品种规则体系,加快涉农期货期权品种供给,完善“保险+期货”模式,让农民的“好收成”变成“好收益”,助力乡村振兴、粮食安全和农业强国建设。 扩大试点范围
近十年来,“保险+期货”模式延续发展,试点品种不断丰富、保障规模逐渐扩大、延伸模式持续创新,为数以万计普通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有效的风险保障,是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抓手,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期货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底,“保险+期货”在31个省(自治区、...
兴证期货:以“保险+期货”模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作为福建省本土期货公司,兴证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证期货”)在省内四地先后开展浦城县玉米、古田县猪饲料、上杭县花生、柘荣县生猪“保险+期货”项目,结合金融专业知识培训、结对帮扶、消费帮扶等多种形式,助力乡村振兴。【案例背景】在金融强国的宏伟蓝图中,...
而作为上市公司,南华期货始终秉持仁商善行的文化理念,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运用专业优势服务农产业的同时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帮扶,通过教育帮扶、消费帮扶、知识帮扶、爱心捐赠等各类形式,在服务乡村振兴及共同富裕国家战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服务大范围 县域项目“走南闯北”遍全国 靠着多年来在“保险+期货”模...
中泰期货“综合型‘保险+期货’模式”荣获山东省2023年度“好品金融”产品。“保险+期货”模式本质是基于期货市场,为农户提供农产品价格或农业种植收入保障的农业保险模式,期货公司利用自身专业优势,通过交易所的场内期货及期权进行风险转移。中泰期货作为行业第一批开展“保险+期货”的试点企业,自2016年以来,先后在...
这种模式对于市场风险有着多方面的影响。首先,从生产者角度来看,它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了一种稳定的预期。在传统模式下,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可能导致生产者收入的不稳定,甚至面临亏损的风险。而保险期货模式使得生产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锁定预期收益,降低因价格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从而鼓励他们进行更稳定和可持续的生产。